湖北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肖福霖 记者 农欣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人随春好,春与人宜。
踏入荆州市江陵县资市镇青山村,春风带来的不只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田,挂满树梢的樱花、杏花,山野田间的绿枝新芽,还有村民们翘首以待的好消息:“共享农庄”分红啦!
这个不久前还属深度贫困的村庄,竟奇迹般地在数年时间内,从债台高筑的负债村,完美转型成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的明星村;从最初的五万元帮扶资金,发展到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元大关;从拥有地区数目最多的深度贫困户,到如今农户得分红,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青山村的蜕变,便是江陵县创造性落实“共同缔造”的一个缩影。
成果何体现
以青山村为代表的江陵县农村能够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离不开多方的努力。
早在2022年,江陵县农村的发展便有了预兆。那年,全省下发关于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的通知,给江陵县农村的未来指明了道路与方向。
“共同缔造”,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江陵县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路径,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成为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美丽新农村建设的行动指南。
江陵县多次召开相关会议进行讨论,派遣小组前往厦门实地考察,引进先进经验,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由村民集体的智慧发掘出“共享农庄”的新路径,并在进行“共享农庄”建设试点后,得出优秀经验,想出自己的好法子:全县一同建设“共享农庄”。
江陵县充分动员村民和村干部,提供资金支持,大力推进农庄建设,争取做到“一村一农庄”,鼓励各村运用奖补资金、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吸纳村民一同入股,推进“共建共享”,共同参与农庄建设,共同参与收益分配。同时,实行“包村”制度,由县领导亲自挂帅,将党的领导贯穿到建设的全过程,发展“党建+农旅”“党建+治理”模式,将农庄“做好做优”。
从最初设计规划时便成立的“村民议事会”,到建设时的村民共同参与,再到建成后的村集体共同运营,以及最后的收益由村民共同分享,无不体现出“共同缔造”的影子。
每个村庄都要根据自身特点,找准自身农庄定位,争取做到“村村不重样,村村有特色”。无论是菜肴极具特色的“古榆树共享农庄”,还是楚文化浓郁的“猎云居共享农庄”,都能展现出各村不同的风貌。其中,农庄的厨师、服务人员,几乎都由本地村民担任,所选用的食材也多来自周边农户田间,充分增强了村民们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的集思广益和团结一致,也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
变革何处来
以江陵县资市镇玉古村为例,在2022年建设“共享农庄”初期,便实现村集体增收35万元,到2023年,实现村集体收入破百万,“共享农庄”的营业额达300万元以上。同样具有代表性的青山村,以每股10%的比例,给入股村民分红,实实在在增加村民收入。
由于农庄的收益与村民的收益息息相关,村民们有了更多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共同助力共享农庄的建设与运营,让“农庄的事”成了“大家的事”,带动全体村民一同努力,追求共同增收、共同富裕。
“共享农庄”的好处不只体现在收益的分配上,还能给周边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让农户足不出村便能就业。还为村民提供休闲放松的场地,如钓鱼池、骑马场、射箭馆等,满足农户休闲娱乐需求。
在办喜事时,农庄还为村民提供场所,只需较少的场地租金,村民可自备厨师,在共享农庄里办一场宴席,减少了搭大棚、摆酒席的花费。
农庄还经常举办各类活动,如油菜花节、糍粑节、西瓜节等,在丰富村民精神世界的同时,充分发扬乡村文化,弘扬农村新风貌。
在建设农庄的同时,江陵县还大力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将特色的吊瓜种植、稻虾养殖等同共享农庄相结合,将共享农庄的名片作用发挥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上去,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进一步推动了“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落实见效。
经验何推广
江陵的成功并非偶然独创,而是各方对“共同缔造”高效落实的结果,因而其经验也存在着可复制性。
首先,找到符合需求的特色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兴则乡村兴,各县各镇应找准自身定位,发挥自身特长优势,同时坚定落实省市级政府所下达的政策,学习成功区域的先进经验,将各地优点本地化,形成符合自身需求的特色产业,以产兴农,以产致富。
接着,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巨大力量。将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振兴与共同缔造的全过程,实现农旅、产业、治理同党建的深度融合,建设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的基层党组织体系,综合多方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共同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建设,实现“党建引领,群众主体”的建设模式,是“共同缔造”的追求,也是乡村振兴的呼唤。走好群众路线,增强建设过程中的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也是取得“共同缔造”成功的重要因素。
同时,各地还应当注重全体村民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建立村民共同商议的协商机制,尊重大家的想法,提高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让村民在“共同缔造”中唱主角,发动全体村民一同参与,大家一同规划、一同努力,建成大家都满意的新农村,实现更高层次的乡村振兴。
“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群众的任务群众一起干”是“共同缔造”的关键,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乡村村民共同为了自己的富裕努努力、干干活,最后再将所获得的收益由村民共享,让村民切实体会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一同奔幸福、奔富强,便是“共同缔造”的实质所在。
编后: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随着新世纪以来第21个指导“三农”工作的湖北省委一号文件印发,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又吹响了新号角。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的脚步还在继续,而“三农”的相关工作也将加速推进。相信如同青山村的众多村庄也都能够找到自身的发展路径,找到自己的“共享农庄”,产业兴农,产业致富,共同参与美好生活的缔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