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泵站终于通电了,我们虾稻田的春耕不愁水了。”近日,监利市大垸管理区黄英分场三队的陈大爷,对回访的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高兴地说。
去年底,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黄英分场开展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检查时,群众反映有几座新修的泵站一直没通电,无法使用。
“黄英分场的泵站是什么时候建成的,为什么有两座一直没通电?”调查组实地查看后,到大垸管理区农技服务中心了解情况。
“2021年12月建成,由于项目资金受限,其中2座未安装变压器。”农技服务中心主任陈某某解释。“不能正常使用,怎么通过验收交付的?”调查组继续追问。
“市农田建设中心与我商议,由管理区落实配套建设,我没有及时汇报,一直拖到了现在。”陈某某支支吾吾地说。
调查组觉得事情不止这么简单,随即调取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料,对项目设计、实施、验收等环节“复盘”。
原来,该项目在设计时征求群众意见搞形式,部分设计不合理,多次变更项目内容;在实施过程中监管不严,验收走过场;交付后没有进行日常管护,失察失管。最终,陈某某等4人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生产一时耽误不得。如今,近3400亩农田灌溉“活水来”,春耕正常进行。同时,该市纪委监委联合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3个检查组,通过明察暗访、实地调研、查看现场等方式,奔走在田间地头、农资市场,对全市各乡镇(管理区)春耕备耕情况进行“全覆盖”检查。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文凯 通讯员 杨博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