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杂音变和音 心头患成幸福渠

——嘉鱼县肖家洲村殷家阁解放支渠扩建记

“老乡们,加把劲啊,争取月底完工。”连日来,嘉鱼县潘家湾镇肖家洲村殷家阁解放支渠扩建工地,村民争相当起“小工”,盼着五一前渠通路通。

东靠十里蔬菜长廊,西近武赤公路,殷家阁全湾143户598人,村民多以种植“两瓜两菜”为生。一条解放支渠贯穿整个村湾,既是1130亩菜地的灌溉“生命线”,也是村湾排水“大动脉”。近年来,因渠道狭窄,殷家阁逢雨必淹。去年夏天的一场大暴雨,让正值成熟期的千亩南瓜遭了殃。修渠,成了村民最急切的头等大事。

聚焦村民急难愁盼,咸宁市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试点工作组进驻村湾后,采取上门说事、分组议事、集体定事、齐心干事的“四事”工作法,动员村民合力攻坚。

怎么修?何时修?全湾五六百人意见不一。“水渠整修迫在眉睫。”居住在渠道周边的村民异口同声。“这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理应政府出资,我们老百姓哪搞得起?”远离沟渠的村民主张再等等。

面对问题,工作组转换思路,村民的住房呈联排式分布,就以“排”为单位,分小组小范围听取意见,争取变“杂音”为“和音”。在召开了10次座谈会和3次“村湾夜话”后,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大公约数”:以政府为主导、村民为主体、项目为载体,合力推进解放支渠整修。

主管部门关注到殷家阁村湾居民需求,给予50万元的小水利项目资金支持。闻听此讯,村民乐开了怀,大伙儿纷纷表态:居住在水渠两边的,让地让利;家中有田有地的,投工投劳;家里没有种田的,捐款捐物。“大家积极性这么高,我们可以在水渠边再建一条亲水步道。”村湾党支部书记殷云山决定,协调资源将村湾建设加码。

自4月8日开工以来,殷家阁42户村民主动让地7.8亩,村湾男女老少投工投劳900人次。“肖家洲村是我镇10万亩蔬菜基地板块之一,殷家阁只要不淹水,村湾蔬菜年产值在400万元以上。”村党总支书记蔡建红展望。

(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祝童 骆晓丽 龙钰)

--> 2024-04-24 ——嘉鱼县肖家洲村殷家阁解放支渠扩建记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271463.html 1 杂音变和音 心头患成幸福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