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万可庆 通讯员 曾子川
4月,恩施市龙凤镇杉木坝村大路槽组老街后院春色满园,形态各异的盆栽绿植包围着院子。
“环境好了,住着舒服多了,满意得很!”村民朱胜清打理着院子,忙得不亦乐乎。
老街后院占地300余平方米,有9户36人。过去,院内杂草丛生、泥泞满地、禽畜粪便污染严重。
去年,恩施市开展带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位于流域内的杉木坝村倡导改造。“我们带大家去三岔镇莲花池、七里坪街道横担山、芭蕉侗族乡兰香小院等院落参观,看到人家搞得那么好,村民很受触动,觉得自家院子条件并不差,改造后一定会很美。”杉木坝村驻村第一书记彭斌回忆。
观念一变,大伙的积极性也上来了。村民朱胜清主动拆掉鸡圈、改造猪圈,把鸡养到田地里;住在同院的王德恩将邻居的猪圈买下,改造成杂物间……
拆老圈,只是第一步。村民李红、卢山等人每人出资3000元,投工投劳,修建7座三格式化粪池,实现雨污分流,禽畜粪便通过发酵处理成有机肥,臭气熏天的猪圈粪坑摇身变成了一片生态绿地。村民王德恩、朱胜清、赵国清等人自筹15000元,投工投劳,政府“以奖代补”对公共道路和区域进行了硬化,如今的水泥路干净宽敞,户户叫好。
老院子焕新颜,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进来。截至目前,全村有97户农户、3户企业主动捐款9.5万元,40户农户自愿让山让田3012平方米,硬化公路1公里,主路扩建硬化2.2公里。
“今后种上更多的花,增加健身设备,让农家院子成为路人的打卡地。”杉木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平有了新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