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吕博林 通讯员 郎飘
谷雨时节,罗田县河铺镇内各茶叶加工厂,茶香扑鼻。杀青、揉捻、理条,工人忙碌在各生产流水线上。
在丁家山村,悠久的制茶历史及传统柴火烘烤工艺,让这里的茶叶连续多年捧得全省“陆羽杯”金杯奖。
“我做茶、卖茶已有30年,这一季我家茶园可以采摘新鲜茶芽380斤左右,加工成精品茶叶,可以卖1万多元。”丁家山村四组茶农胡金平说。
为提升产业品质,罗田县桥边垸农产品供应链公司高薪聘请制茶专家,去年制作的7500多斤茶叶销售一空;湖北天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实行“茶叶+中药材”套种模式,实现管护双赢、一地多收。
在长林岗村的茶园里,村民们忙着种植茶苗、黄精,播种、覆土……
“通过‘党支部+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茶叶基地,每天带动三四十人在这里务工,一天能有100元工钱,砌石岸、建民宿的工人一天有250元。”长林岗村党支部书记雷月华介绍。
长林岗村与天泽生态农业旅游公司打造的茶旅融合示范区,建有梯田式茶园1000余亩,规划打造茶园观景台、茶叶制作展示车间,发展民宿产业,让游客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
“锚定‘农旅融合示范区’发展定位,擦亮河铺茶叶品牌,沿省道323打造茶产业带。”河铺镇党委书记卢志雄说,全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做实强村公司,增加就近就业机会,让茶产业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