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吕博林、通讯员郭斯、南海)从黄冈市品牌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黄冈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实现全覆盖,提质升级示范国医堂31个,建设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741个。
近年来,黄冈市统筹中医药示范试点项目、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三项“国字号名片”创建工作,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
传承李时珍文化品牌。连续11年编纂发行中医药刊物《本草》,创作了黄梅戏《李时珍》等一批文艺作品。连续举办了30届李时珍中药材交易会、7届李时珍文化节和首届王叔和文化节、首届庞安时文化交流会等节会活动,充分展示黄冈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魅力。每月集中开展中医药夜市、集市活动,服务群众上百万人。推进中医药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新建2家中医药主题公园、5家中医药文化展示馆。
打造中医药服务品牌。市县两级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推动6家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建设李时珍、王叔和、庞安时、万密斋、杨济泰等5个名医学术传承基地,推动富有名医学术思想的特色中医学科建设,培育国家级中医重点专(学)科3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33个,全市三级中医医院达到7家,居全省市州前列。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实现全覆盖,提质升级示范国医堂31个,建设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741个,覆盖率达到30%。
打好道地药材牌,健全标准体系,提高行业话语权,做大中医药产业品牌。黄冈现有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7个,居全国地市级前列,湖北省公布的“十大楚药”,蕲艾、福白菊、茯苓、苍术、天麻都见诸黄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