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31日

聚焦“五链一体” 织密社会化服务网

2 赋能市场主体,提升服务能力

金融赋能。农合联积极为农业经营主体搭建金融平台,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农合联积极与夷陵区金融机构对接,召集农商行等金融机构研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办法、措施,了解经营主体需求,协调银行大力开发金融产品。如三峡农商行推出“荆楚小康贷”“农e贷”;邮政储蓄银行推出“茶叶贷”“柑橘贷”“天麻贷”等。2021—2023年通过银行直接投放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已累计达到50多亿元,同时通过农合联担保推荐贷款5亿多元,共涉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0多户。这些金融产品一经推出,解决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产前、产中、产后的融资需求。

科技赋能。聘请农机和农技专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竭诚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科技服务。在化肥农药减量增收、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农业、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新品种运用等方面,引进先进、专业、适用的农业科技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安装北斗导航系统,包括物联网应用,天空地技术、无人机支持下的作物精确机喷药技术、基于物联网的灌溉技术等,让精准农业越来越精准。

人才赋能。宜昌市夷陵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工作站由一百多名辅导员组成。建立辅导员聘任、培训、使用、考核等管理制度。编印《夷陵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工作手册》,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方向和遵循。实行辅导员“二定一亮”制度(即定服务职责、定服务对象、亮明身份),开展“百员进千社”活动,基本实现“辅导范围全覆盖、辅导产业全覆盖”。每年对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培育“六有”社会化服务组织科技和经营管理人员千余人次。

品牌赋能。帮助服务组织注册商标,开展品牌化经营,拓展网上销售渠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超市场、平台企业单位社区等进行对接。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品牌模式,维护和提升“宜昌蜜桔”“宜昌宜红”等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以品牌打造带动产业提质、农民增收。

项目赋能。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专业服务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为小农户提供粮食、油料作物耕、种、防、收等环节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有机衔接。持续放大粮油蔬菜、柑橘、茶叶、畜牧、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链和农旅康养综合体的优势,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实现每个乡镇有1个以上“六有”(约定有合同、服务有标准、过程有记录、人员有培训、产品有监督)社会化服务组织。

规范赋能。农合联为合作社购置专业财务软件——《宜昌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系统》,推广应用家庭农场“一码通”,使用“随手记”记账软件。引入第三方财务代理机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代理记账、纳税申报、年报公示、财务咨询等服务,逐步建立规范、高效、统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水平。

--> 2024-05-31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275988.html 1 聚焦“五链一体” 织密社会化服务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