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线上服务模式。驻村(社区)法律顾问一律要求加入村(社区)微信工作群,律所、基层法律服务所负责人加入乡镇综治微信工作群,第一时间了解基层的社情民意,通过在微信群里发布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宣传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受理群众法律咨询提供服务,打破服务时间和空间限制,为群众提供及时的法律服务,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
搭建法律服务活动载体。组织法律顾问积极参与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等单位组织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走访、大化解”“法润乡村行”“法助社区行”等活动,集中开展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纠纷排查调解、法治体检等专项活动,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
双向沟通提升服务水平。每年11月县司法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与乡镇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和部分村(社区)负责人座谈,收集乡镇党委、政府和村(社区)对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建议,个性问题反馈给驻村法律顾问,要求限期整改,共性问题由司法局党组专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精准施策,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3
创新管理
严格考核优服务
开展不定期抽查。律师工作股采取不定期的方式抽查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在每月法律顾问咨询日,律师工作股组织相关股室和乡镇司法所开展联合督导,实地查看、台账查阅、听取村(居)委会和群众意见等形式,及时督促整改,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实行百分制考核。实行年度百分制考核评价,采取主管部门与乡镇、村(社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分值权重突出服务乡镇村(社区)工作实绩。
推行集中述职评议。律所(基层法律服务所)负责人在述职评议大会上就上年度整体履职情况向乡镇党委、政府和村(社区)现场报告接受评议,驻村法律顾问采取书面形式就上年度履职情况向村(社区)两委报告接受评议,评议结果作为考评内容。
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评结果与法律顾问年度顾问服务费和下年度聘用挂钩。年度考评合格的,可以继续担任法律顾问;考核不合格的,扣减当年法律顾问费;对考核结果排名靠后且党委、政府、村(社区)反映履职不到位的,取消下一年度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