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肖欣 通讯员 李冠男
杜仲、麦冬、金银花、蜈蚣……初夏,走进位于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大李营村的襄阳华福药业有限公司大院,热门中药材一应俱全。
公司董事长刘有福,年少时跟着哥哥在鄂西北山区收蜈蚣,卖到当时的襄樊药材市场。经过长期调研,刘有福选定大李营村,于2013年筹建襄阳蜈蚣、麦冬、杜仲交易中心,并建立了1500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动员周围农民采集野生药材。
凭借良好信誉,周边村民纷纷把药材卖到交易中心,周边省市的中药材商户慕名而来,入驻园区。
“这里有成熟的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全流程链条,物流交通条件好,收购周边药材很方便。”常年在襄阳经营杜仲药材生意的李永兴说。
公司还与种植户签订中药材种植协议,由企业全程提供种植技术指导,药材成熟后回购,保障种植户收益。
当选为襄阳市人大代表后的刘有福,积极为特色农业、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他提交的《关于加快发展汉江流域中药材产业的建议》等一系列议案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和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我们充满信心!”刘有福说。
如今,华福药业带动周边群众种植中药材10000多亩,园区商铺40多个,市场经营的麦冬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杜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蜈蚣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成为了汉江流域交易面积最大、药材品种最多、市场功能最全的地产中药材集散地,年交易额约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