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董园园 通讯员 洪淼
处处循民意、时时念民情。
老河口市小东门社区是80年代的村改居社区,居民结构和治安状况较为复杂。2020年10月小东门社区警务室正式成立,2021年因社区警务工作出色,命名为小东门社区程涛警务室。社区民警专职化以来,牢固树立“可防可控”理念,工作中形成“三个一”工作法(即靠前一步掌握民情、多做一点夯实基础、联动一片化解纠纷),紧密围绕群众利益,通过推行切实有效的工作举措,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现在巷子的道路平整,下雨天也不担心积水,这多亏了程警官。”5月30日,70岁的张婆婆看到警务室民警程涛走进社区,便迎了上去。
2020年,程涛负责社区警务工作后,走访发现社区内老旧小区、老旧民房多,老旧民房间距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之间经常会因为出路和排水问题发生纠纷。了解情况后,程涛一有时间就到小巷子内走一走,与周围的住户聊天谈心,了解周围群众对于改善基础设施的想法。在得知社区正有改善辖区基础设施的计划,但要由居民分摊少部分资金时,他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到居民家中做工作,最终重新翻修硬化小巷道路10余条,化解因出路和排水问题引发的邻里纠纷30余起。
北京路派出所指导员查丹介绍,社区民警专职化以来,民辅警坚持“有警处警、无警访民”原则,与网格员、社区干部、“双报到”党员共同走访入户,靠前一步掌握民情,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第一时间掌握矛盾纠纷线索苗头,做到排查走在矛盾前,化解走在激化前。
不仅如此,社区抢抓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机遇,成为老河口市首批社区综治中心示范点。社区民警结合工作实际,夯实警务工作基础,为居民提供精细化、暖心式的警务服务。集思广益推出的反诈“三句半”受到群众广泛好评,与社区共同创建“积分超市”,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共建共治等志愿活动。“帮助化解邻里矛盾、参加反诈表演等活动都能获得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就能在积分超市兑换小礼品。”社区居民陈阿姨从中尝到了甜头。
“现在我们两家人终于和好了,多亏了民警啊。”社区二粮所家属院居民贺女士逢人就夸。
原来,曹先生将自建房的雨搭伸到贺女士二楼的阳台边上,一到大雨天,贺女士阳台上满是雨水,两家人为此矛盾不断。民警联合社区网格员五次上门与双方见面调解,提出解决方案,但效果甚微。北京路派出所将此矛盾纠纷报至街道平安办,经街道平安办协调达成一致,社区找来专业人员对曹先生的房檐和雨搭进行改造,曹先生主动承担改造费用,两家终于握手言和。
北京路派出所所长曾岩介绍,警务室构建矛盾纠纷“评估、流转、化解、处置、回访”闭环调解机制,整合劳动仲裁、法庭、金牌调解室、双报到党员等资源优势,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