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彭翠楠 实习生 万林晨 通讯员 孔帆升
“我们村没人了吗?来个年轻人,搞什么呀?”2021年6月,朱红艳初到通山县慈口乡下泉村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时,质疑声不绝于耳。
从几把破椅子、两张破桌子拼起来开会,到村集体账上首次有了5万元……经过数年发展,如今的下泉村景美、人和、产业旺,村民们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下泉村位于通山最偏僻的库区山区地带,朱红艳上任前,村里最年轻的干部55岁。朱红艳从大学生、优秀青年中挑选人才,培养、发展6名新党员。配备好村组干部,理顺群众情绪,村民大事小事都开始找村里协调解决。
相邻两户乡亲,同时买的鸡仔,一样的花色。一家的妇女发现少了鸡仔,就说跑到另一家去了,你一言我一语,发展成了恶语相向,最后闹到了村委会。朱红艳耐心劝导,最后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7组与邻村发生林地权属纠纷,双方几十人对峙时,朱红艳及时赶到。她找来邻村干部,摆出土地证协商、维权。在事实面前,两村矛盾化解,村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200亩产业园得以顺利开发。赢得村民点赞。
近年来,村两委争取上百万元资金,整修1000多米河道,既美化了村湾,又保护了耕地。在自然村湾建起6个广场。如今,村里每个自然湾都成立了腰鼓队,每到节庆就舞起来。
“村里有了家底,真是让人扬眉吐气!”去年7月,村里采取合作社入股方式在南山发展牛羊养殖。目前已养牛30头,村集体年纯收入可达5万元,还涌现出了一批养殖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