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5日

生态赋能

宣恩水产养殖旺

青山苍翠,溪流潺潺。

宣恩县晓关侗族乡西坪村三组鲟源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鱼塘里,鲟鱼、鲈鱼、鲤鱼长势良好,不少客商一大早就赶到鱼塘精挑细选。

生态养殖,根在生态。对于鲟源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伟而言,西坪村的水资源是他发展的最大底气。

2016年,刘伟投身水产养殖行业,先后投入超过500万元,用于流转土地、修建鱼塘、学习技术、引进鱼苗,在西坪村建起30余亩的水产养殖基地。由于鱼类品质上乘及地理区位优势,他养的鱼畅销恩施州内其他县市及西南地区。

除西坪村,刘伟还在宣恩县其他村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总规模已超过50亩,并且采用陆基圆池养殖、逐级化粪等模式,最大化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目前,刘伟的基地每年鱼类产量超过40多万斤,总产值近600万元。“市场需求大,供不应求,我们计划带动村民一起养,把面积扩大。”

立足山水资源,发展特色养殖。近年来,宣恩县涌现出一批水产养殖经营主体,包含鱼、虾、蛙等品种,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在高罗镇板寮村,占地20多亩的石蛙生态养殖基地一期项目已经投入使用,部分石蛙种蛙已迁移至此育种。项目完全投产后,石蛙年产量在70吨以上。

“板寮这个地方生态好,水资源好,我的旧厂区一年都可以卖1万多斤。”板寮石蛙养殖基地负责人邓意明介绍,新基地还将进行二期、三期项目建设,总规划用地接近40亩。

“我们还联合经营主体进行调研实验,成功引进鱼稻共生、稻蟹共生等新型养殖模式。”宣恩县农业农村局养殖业股负责人肖超介绍,目前全县共有水产养殖经营主体126户,县里将持续为他们的发展提供项目支撑和技术指导服务。

(记者 万可庆 通讯员 瞿亿英 陈绪开 杨长镁)

--> 2024-06-15 生态赋能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277344.html 1 宣恩水产养殖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