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梅雯倩 通讯员 乔长姣 覃怡
“快去剪200株百合,马上送到县城花店。”接到手机订单,兴山县火石岭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文定顾不上吃晚饭,赶紧和同事赶到百合基地,利落地剪下带着花苞的枝条,打包送往花店。
火石岭村位于兴山乡村振兴示范带上,S252省道穿村而过,平均海拔1200米,是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镇里抓住兴山通用机场规划契机,探索花文旅融合发展新路。
“村里有自然的百合分布,宜昌百合还是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百合产业,优势明显。”火石岭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余飞白介绍。
“我们先帮村民试种,成功了再全村推广。”去年7月,湖北联投第二批驻村工作队进驻火石岭村,林业工程学博士李文定成了驻村第一书记,了解村民需求和村两委顾虑后,提议先帮村民探路。
他带着村两委成员到湖北中药材研究所、武汉市农科院向专家请教,到湖南龙山学习种植、加工技术与花文旅发展模式。
余飞白把自家责任田拿出来作试验田。去年12月,村里从湖南龙山引进4个百合品种,开展药用和观赏百合小规模栽培试验。目前,试验田里5000余株百合长势良好。
6月初,百合花开,一上市就受到县内花店的青睐,订单不断。目前,药用百合“卷丹”正值生长旺季。国庆前后采收百合球茎,可作为食用蔬菜或药材销售。
谈起发展计划,两位书记意见一致——引进市场主体,沿着省道建百合花带,既扮靓乡村颜值,更能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