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胡剑芳
夏至,顺着村间小路,来到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程益桥村沪红糯1号玉米基地。
这260亩猕猴桃果园套种的沪红糯1号,是农场主孙爱玲引进的新品种。“这个品种俗称‘红宝石’,蛋白质、氨基酸、钙的含量是普通玉米的3到5倍。既有甜玉米的甜,又有糯玉米的糯。”孙爱玲剥开一根玉米,富含花青素的紫红色玉米粒,仿佛一颗颗排列整齐的红宝石。
孙爱玲是浙江人,因喜欢咸宁的好山好水,10多年前与爱人一起来咸做建材生意。
没干过农活的“大老板”,怎么跑到农村当起农民?3年前,为了让家人吃上自种的绿色无污染食品,孙爱玲迷上了生态农业。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学习生态立体种养,她在程益桥村流转600余亩农田建成鄂南凡朴生态农场,其中用260余亩猕猴桃基地套种沪红糯1号玉米,并利用老龙潭河边60多亩容易淹水的低洼水田做起了“茭白麻鸭共生”的生态种植养殖示范基地。
近两年,孙爱玲又把目光瞄准低糖低脂农作物市场,发展起了新产业。
“低糖低脂,好吃不胖!瞧,那边60亩是低糖稻,其糖含量远低于其他大米。这边是‘红宝石’玉米,脂肪含量只占玉米总质量的5%。”孙爱玲介绍,农场主打更生态、更健康,不仅生长过程纯天然不打药,低糖低脂也更适合现代、养生人群,是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孕妇及婴幼儿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