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庹文佳 通讯员 董武 党时轩 卢波
“卖菜不用满街跑,到点还能批量代收,省时又省力。”清早,竹山县城关镇明清村菜农林光荣在蔬菜收购点完成交易后,点赞农贸市场的贴心服务。
农贸市场里既氤氲着生活的“烟火气”,又满载着城市的“精气神”。受历史原因影响,竹山县一直没有规范化的农贸市场。菜贩大多聚集在马路市场,缺斤短两、食品安全等问题频发。
今年初,竹山县投入4000余万元,改造升级西关等6个农贸市场。在城区核心位置,投资750万元新建东门农贸市场,标准规范的经营面积达1.5万平方米,提供免费摊位1300多个,还提供蔬菜代销、志愿服务、智慧检测等便民服务。
今年以来,一大批惠民举措在竹山县落地生根,免费停车场、校园直通车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关键小事”,成为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
“到处都是亮堂堂,老人一起唠家常,娃儿们也有了玩伴。”入夏后,城关镇城西社区佳和苑小区居民骆顺华,每晚都会带着小孙子到楼下的巷道纳凉。
“三无”老旧小区佳和苑的改变,始于被纳入“共同缔造”试点。居民提出的“安装路灯、点亮楼道”建议,成了试点项目推进的切入点。
一盏“小路灯”,催开全县“点亮街巷、照亮楼栋”行动。按照政府牵头、群众参与、建管并重、由镇及村的思路,全县新装路灯11000余盏、修复“失明”路灯12000余盏,244个行政村、1500余个自然院落、488条背街小巷告别暗夜迎光明。
随着盛夏来临,竹山县城14家“奋斗者驿站”成了快递员黄开林最常光顾的地方。“驿站里空调、电视、冰箱、热水器、微波炉等应有尽有,真的太方便了!”
遍布城乡的30家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便利,全县60余名环卫工人、城管队员、外卖小哥等服务对象则主动担任管理员,无偿参与驿站的日常管理和考评监督。
竹山县委办副主任梁森介绍,驿站运行半年多来,累计服务户外劳动者1.5万人次,开展临时救助300余次。通过“一平台多应用”资源整合,驿站形成具备法律咨询、文娱活动、矛盾化解等“十项全能”的城市管理“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