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肖欣 通讯员 杨韬 龚俊 吕莉莉
炎炎夏日,位于保康县寺坪镇简家坪村的襄阳宇顺电子有限公司内,工人们紧张有序赶制订单。
“每月能赚两三千,多劳多得。”葛晓萍是简家坪村村民,早年一直在外打工。自从村里办起工厂,她便回到家门口上班,时间自由、收入稳定,还可以照顾孩子上学。
自宇顺电子投产以来,已吸纳附近12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5万元。公司负责人郭仕兵介绍,“我们公司年产值450万元,仅人工费开支每年就有100多万元。”
近年来,保康县利用本地优势资源,结合就业需求,提供资金政策支持,鼓励返乡创业者或乡土能人,在劳动力相对集中的村子开办乡村“微工厂”,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新渠道。
据了解,目前,保康县已建成近百家“微工厂”,涉及服饰加工、手工制作、电子组装等行业,并在各乡镇建设“零工驿站”,为“微工厂”提供劳动维权、就业创业咨询、培训输送技能工人等服务。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帮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保康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启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