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书香氤氲满庭芳

梁小玉

六月初六也称“晒伏”,入伏后气温高、少雨干燥,适合晾晒。这一天民间除了晒衣,还要晒书。

晒书习俗古来有之,早在西周便有《穆天子传》记载:“天子东游,次于雀梁,蠹书于羽林。”到了宋朝晒书更是演变成“曝书会”,相当于现代的书展。《御定月令辑要》记载:“后苑有图书库,皆藏贮图书之府。秘阁每岁因暑伏曝熭,近侍暨馆阁诸公,张筵纵观,图典之盛。”一边享受宴席,一边观看图书,可见当时的“曝书会”隆盛之至。明朝时《明宫史》记载:“六月初六日,皇史宬古今通集库晒晾。”每年六月六日,皇宫内会将档案、实录、御制文集等拿出来晾晒,这一天也成了一个盛大的节日。后来六月六晒书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如今已很少见到晒书的情景了。每到这日,氤氲在我记忆深处的晒书时光,便如盛夏中一幅温馨的画卷徐徐展开,闪烁着岁月的光芒,悠远而恬静。

“晒伏”这天,村头巷尾都是撑起竹竿晾衣被的场景。大人们手拿摇扇说家常,孩童们吃冰捉蝉满村跑。

爷爷则是将小竹床摆在院中晒书。他抬出装满书的木箱,里面有我爱看的四大名著连环画,有爷爷常教我读的《三字经》《千字文》等,还有爷爷读书时亲手缝线装订的手抄本。

他轻轻地打开木箱,古旧的书香扑鼻而来。爷爷取出书本,像对婴儿般温柔,一一摊开在竹床上,用一根小竹棍细心压着,让它们沐浴在阳光下。他坐在桌子边,用干净的布擦拭霉斑,布满老茧的手轻拭书上的灰尘,动作轻柔细致,似乎怕惊扰了书中的文字。他一页页翻看检查,有折皱、卷边的,用干净的石块压平;脱页、脱线的放在一边再统一修缮。

爷爷一边用胶水涂抹破损的书页,一边讲述着他童年读书的故事;我在一旁帮着压实粘好的书,静静听着。

以前,爷爷在地主家放牛,直到13岁才读上书。刚开始学字,他都是用树枝在沙土上写。那时没有课本,得自己抄课文。他攒了很久的钱也只够买一个钢笔头,他把笔头绑在小树枝上做成蘸水笔,去捡别人扔的烟盒、废纸来写。他说,那时候最开心的就是捡到中药的包装纸,那种纸宽大,能写很多字。木箱里那些手抄本,就是他用各种纸缝装抄写的书。

爷爷一针一线地缝合脱线的书本,温和地对我说:“这些都是爷爷的老朋友,以前我们读书不容易啊,现在条件好了,你可要好好读书,读书能增长见识,明辨是非。”我点头答应着。

日头渐渐西沉,满庭书香扑鼻。我和爷爷将充满阳光味道的书本收进木箱。看着排列整齐的书本,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

--> 2024-06-29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279195.html 1 书香氤氲满庭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