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郭崇乐 通讯员 吕鹏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拥抱数字经济转型浪潮,沙洋农商行把稳经济增长点,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不缺“贷” 科创企业动力足
【镜头1】沙洋县经济开发区,湖北省联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条条生产线火力全开,氨基酸系列产品、饲料和新型肥料产品等走下生产线,出口东南亚、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近期,支持科技产业发展政策相继出台,公司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公司负责人说,沙洋农商行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对接,发放专项信贷产品“专精特新贷”1500万元,帮助公司顺利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研发投入、升级加工设备。
“拼”创新,“赛”科技,发力经济增长强劲引擎。面向科技型企业,沙洋农商行先后创新推出“专精特新贷”“助保贷”等专项信贷产品。截至6月末,该行全面对接县内31家“专精特新”企业,累计发放“专精特新贷”9户5954万元。
不等“贷” 绿色发展加速跑
【镜头2】“600万元贷款真是雪中送炭。”沃土环保装备(荆门)有限公司主营环保机械制造,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今年初,公司生产规模扩大,急需资金购买设备原材料。
“老朋友”沙洋农商行开发区支行通过回访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专班对接,量身定制专项绿色信贷产品“再担园区贷”,从调查到发放,仅5天时间。
近年来,沙洋农商行优先给予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重点节能减排企业信贷支持,推进绿色贷款“快审快批”,为绿色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今年上半年,全行绿色贷款余额达到2.54亿元,较年初新增2.03亿元,增速25.4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68个百分点。
受众广 小微企业底气足
【镜头3】“每天的采摘量比去年增加500公斤,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在毛李镇湖北勤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包装车间,负责人雷鸣热情地展示一箱箱包好的菌菇。
勤炫生态农业公司经营各类菌菇种植,年产值达600万元。3月,受生产周期影响,该公司流动资金周转需求激增。走访了解后,沙洋农商行为其成功放款340万元“农担贷·菌菇贷”。
如今,该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里,地垄整齐划一,菌菇破土而出,产量较同期得到有效提升。
持续落实普惠金融战略,沙洋农商行依托多样化活动,梳理客户清单,走访服务农村经营主体、小微企业等,深入了解涉农、小微客户全方位金融需求,不断提升首贷授信和用信覆盖面。今年来,该行为3116户普惠小微企业提供22.66亿元信贷支持。
指尖办 足不出户资金来
【镜头4】“手机上就办好了,就是省事儿。”在沙洋县城经营五金店的个体工商户黄女士,急需一笔进货资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在沙洋农商行微信公众号上发起贷款申请。
该行客户经理随即与其取得联系,一对一远程指导办贷。不到3小时就协助其成功办理“线上福e贷”30万元。
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沙洋农商行积极发展线上产品,创新应用“智慧微贷”线上办贷平台,大力推广线上“301”办贷模式及“线上福e贷”等网上微贷产品,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截至6月末,“线上福e贷”客户数量突破1.4万户,为客户提供消费备用金1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