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早熟栽培技术
概述:利用莲藕密植早熟特性,使翌年及后续年度莲藕上市期较常规提早20-30天。该技术可实现莲藕5月下旬-6月下旬上市,此期间销售价较日常提高2-4倍。
要点:合理配置茬口模式:3月中下旬露地或保护地定植,5月下旬-6月下旬采收青荷藕。主藕上市,子藕、孙藕定植大田,秋冬季形成的莲藕不采挖,作为第二季早熟藕的种藕。翌年3月莲藕自然萌发生长,生产下一季早藕。
适宜区域:汉川、应城、武汉、洪湖、监利等地。
技术支撑:武汉市农科院1372020
8566,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1590714
9850,华中农大13554116010。
水产养殖精准投喂智能管控技术
概述:该技术基于自主研发的鱼类摄食传感器、饲料需求模型、智能投喂控制设备,实现投喂管理精准化、智能化。
要点:架设增氧机、投饵机、水质监测装置、摄食感应装置、手机或电脑;系统后台中录入饲料基本营养组成、鱼种放养规格等信息;选择加州鲈、草鱼等鱼类养殖对象;由系统智能决策并投喂饵料。
适宜区域: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池塘、网箱、陆基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等养殖场所。
技术支撑:华中农大15307118600,武汉大学15802758601,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18802702233。
母猪节料增效精准饲养技术
概述:通过母猪性能和膘情诊断、动态营养需要估计、精准营养供给,以及使用功能性纤维等综合手段,降低仔猪初生弱仔发生率,增加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
该技术全国累计推广840万头母猪,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增加1.65头,达到28.6头,超欧盟平均水平。
要点:日粮配方优化:在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0.8%-1.5%功能性纤维。性能和膘情诊断:整理导入产仔数、产活仔数等数据,自动拟合输出最佳理想分娩背膘。精准营养供给:依据动态营养需要量估计程序反馈的饲喂量调整饲喂器的下料量。
适宜区域:全省规模猪场应用推广,也可供省外同行借鉴。
技术支撑:华中农大02787282
091,省农科院畜牧所13797087492,省畜牧推广总站02787272219。
蛋鸡“155”标准化立体养殖模式
概述:1栋全封闭式鸡舍,层叠笼养殖蛋鸡5万只以上,生产过程采用喂料机、集蛋机、传送带清粪机、湿帘风机、分级包装机5机配套进行蛋鸡绿色养殖。
该技术单只蛋鸡每年可多产精品鸡蛋200枚,节约人工1-2人,年蛋鸡只均节支增收约11.5元。
要点:严选鸡苗:选择规范的种鸡企业或规范的育雏育成机构。配齐设施设备:鸡舍为双坡全封闭建筑,长度100米以内,鸡舍间隔不低于10米,自动喂料机、传送带清粪机等配套齐全。做好无抗延养。
适宜区域:省内所有规模化的蛋鸡养殖企业。
技术支撑:省畜牧推广总站0278727
2219,省农科院畜牧所02787156122,华中农大02787282091。
稻-虾-鳝生态综合种养技术
概述:该模式有效克服了稻虾种养模式中单茬小龙虾生长周期短、捕捞难、上市集中,价格低等问题。克服鳝稻种养模式中上半年围沟闲置,鳝鱼饵料不足,投资成本高,养殖风险大等问题。
该技术可实现每亩田稻谷产量550公斤、小龙虾75公斤、黄鳝25公斤,产值5000元。
要点:冬季在稻田开挖4米宽、1.5米深的养殖围沟,在3月底投放小龙虾苗种前,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100公斤消毒,进水口用60目的网袋过滤。在3月底4月初,水温达到18℃以上后,每亩投放个体重4-6克的小龙虾苗约4000-5000尾。在5月中旬起捕,捕大留小, 6月底停止捕捞移栽水稻。7月上中旬晴天投放黄鳝种苗,每亩投放个体约50克的种苗7.5公斤。第二年5月起捕小龙虾,捕大留小, 6月底小龙虾养殖结束时全部捕出,7月份投放黄鳝苗种。
适宜区域:水资源丰富的区域。
技术支撑:省水产推广总站1880270
2233,长江大学13507258035,潜江市水产推广中心19986380554。
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再利用技术
概述:开展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解决传统地膜使用导致的白色污染问题。
要点: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生产、使用、回收和再利用技术。
1.选择合适的地膜品种,主要应用作物为蔬菜、果树、烟叶、玉米、马铃薯等。2.选择水蒸气透过率适宜,降解时间科学合理的全生物降解地膜产品,主要应用作物为马铃薯、花生、蔬菜、南瓜、烟草、西甜瓜等。
适宜区域:全省不同类型生态农区。
技术支撑:省农业生态环保站02787665133,华中农大15871824878,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18627058557。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