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4日

划小养老单元 画大幸福家园

——兴山分片互助共享模式观察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梅雯倩 通讯员 乔长姣 田云红

在鄂西腹地兴山的乡野山间,常常活跃着这样的身影——

他们骑着摩托、挎着药箱、带着热饭,安顿好上一户老人,又匆匆赶往下一家。

他们是农村养老互助员,大山深处的“养老管家”。他们与养老中心户、老年协会成员一道,以分片互助共享,破解山区农村养老难题。

兴山县民政局养老服务股股长冯波介绍,依托全县88个老年协会,兴山以村为单位划分出近700个养老互助区。每个片区推选1名养老中心户,配发基础药物、急救包、象棋、音响等物品,再选取2至3名养老互助员,共同服务片区30至50名老人。

目前,兴山县农村老年人占全县老年人的76%。农村养老,是最大的县情,也是刻不容缓的民生。农村养老任务繁重艰巨,迫切需要覆盖广泛、就近及时、各方参与、成本低廉的互助养老形式,这是农村养老形势之需,也是基层治理之要。

处暑时节,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走进四面环山、风景秀丽的昭君故里,踏赏分片式互助养老的“富春山居图”。

熟人互助 解急忧

几个月前,黄粮镇后山村,发生了两件邻里互助的暖心故事。

4月8日晚,四片区74岁老人万能凯突发疾病,互助员万全知得知后,立即通知周围邻居韩从坤、郝大菊帮忙,一边打电话给老年协会副会长王德山,一边叫救护车。

老村医王德山很快赶到老人家里,简单处理后,120救护车也赶到现场,万全知等人跟随救护车把老人送到县人民医院。由于抢救及时,老人很快康复出院。

无独有偶。6月19日,四片区互助员张远坤日常巡护时得知,69岁老人李守权长期劳累,导致左脚疼痛无法走路。张远坤立即帮老人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呼救村医。

他把李守权接到家里,请村医为老人看病打针,每天还为老人和村医做饭。连续治疗一周后,老人的脚慢慢好转,目前已基本恢复,可以正常走路了。老人的儿子常年在外地打工,几次打来电话致谢。

农村互助养老,阵地在院落,核心在互助。面对复杂的养老问题,兴山顺应农村熟人社会的情感之驱,通过划小治理单元,满足老人的日常需求。

后山村是典型的半高山村,山多人稀,最远的一户人家距离村委会,走山路需耗时3小时以上。村里常住人口老龄化率高达62.6%,老人“空巢化”问题突出,进入养老机构的意愿和能力也十分有限。

结合村民关系亲疏等因素,后山村被划分为6个互助养老片区,鼓励健康老人帮助体弱老人、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有专长的老人帮助没有专长的老人,促进老年人由“被赡养”到“自助养老”的角色转换。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万张介绍,后山村村民之间互相熟知,多数沾亲带故。该村三组几乎全部姓郑,这种血缘、地缘关系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资源,可以通过情感基础、信任关系构建互助合作的养老方式。

去年,后山村成为兴山县探索农村互助养老的唯一试点村。试点过程中,后山村围绕老人“助医、助餐、助洁”等共性需求,还建起慈善超市、幸福食堂、医养中心等共享平台。

“养他的今天,就是养我的明天”,在后山村,成为大家的普遍共识。

有滋有味 过晚年

“下午4点,老年文化活动中心,采莲船排练继续,不见不散!”

一大早,峡口镇建阳坪村第一互助区中心户郑琴和往常一样,通过抖音和微信发布当天的文体活动内容。

像郑琴这样的中心户,建阳坪村共有9户,他们主要在互助区范围内,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组织文化活动,大伙儿常常夸赞郑琴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

“郑琴年轻有活力,为了方便搞活动,她自己出钱,在自家的大场坝上搭了棚子,装电扇,接电线,备茶水,咱们来了都不愿走,把这儿当成第二个家啦!”村民李蓉笑着感叹道,在山区小村落也能享受城里一样的服务。

“咱们村还有互助食堂、医疗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生活有滋有味。虽然子女不在家,但有这么多老街坊在一起,我们也很安心!”今年76岁高龄的李福堂是互助区常客,除了参加交流活动外,他还协助村委会帮忙统计汇总积分,每季度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物资。

8月上旬,积分排名第一的是第一互助区互助员舒开锋。他不仅操持着家里的农庄,还免费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坚持日巡第一互助区的独居老人。

“现在,村里定期给老人过集体生日,热闹又温馨!”80岁老人黄德媛的儿子王清泉笑眯眯地说。村里集中开办老人生日会等活动,活动现场不仅请来“老来乐”文艺队表演助兴,还有互助员现场健康义诊、理发、意见咨询等。

峡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余维表示,还将进一步强化和美乡村和清廉村居建设,探索建阳坪村楹联文化与互助养老、共同缔造等工作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明珠峡口互助养老升级版。

理发吃饭 一站式解决

对于高山村——榛子乡板庙村村民来说,出趟远门不容易,沿着弯弯绕绕的山路,去一次集市得花费大半天时间。

“7月份,街上的幸福食堂开张了。别看门面小,但收拾得干干净净,专为到街上办事、临时歇脚的老年人打造,让他们有个吃饭、喝茶的地方。”板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均介绍,只要是在村里登记的留守、残疾、60周岁以上、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凭村委会定期发放的优惠餐券,老人们只需要再花几元钱,就能吃上一顿营养丰富的餐食。

腊肉、鱼汤、土鸡等菜品应有尽有,村民对菜品的味道和价格赞不绝口。“汤道秀”“习文意”……老人们工工整整地在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开业不到10天,老板的票盒里已经累积了大半盒红色餐券,最后她统一去村委会换钱。

板庙村地广人稀,6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多人。今年,村里成为农村互助养老试点村,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打造了幸福食堂和便民理发室。

装修幸福食堂的善款,也源于一位老人的爱心传递。善款来自退休老教师罗普名,他没有子女,年老后得到村里悉心照顾。弥留之际,他捐出省吃俭用的近6万元积蓄,用于身后事和村集体建设。

如今,幸福食堂热闹非凡,困难老人也享受到了罗普名老人的遗赠。

板庙村不仅让本村老人享受福利,还惠及邻村老人。只要是来村里街上办事、看病的,都可以上幸福食堂吃饭,去爱心理发室理发,享受优惠折扣。

板庙村第四互助区中心户石万兴兼任村老年协会会长,他介绍,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村里还通过老年协会把米面粮油送到他们家中,食堂也会做一些水饺、包子等便于烹饪的食物送给老人,定期上门进行清洗、理发等生活服务。

--> 2024-09-04 ——兴山分片互助共享模式观察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287038.html 1 划小养老单元 画大幸福家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