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董园园 通讯员 赵万佳
利川苏马荡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中国最美小地方”之美誉,年平均气温18℃左右,是盛夏绝无仅有的天然空调。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每年吸引40万避暑游客。为让“候鸟”一样的游客安心避暑,每年夏季伊始,利川市公安局就全面开启“候警”模式,进驻苏马荡,常态化开展交通疏导、巡逻防控、旅游救助、安全检查、案件侦办等工作,守护苏马荡浓浓的“烟火气”。
昼夜巡逻保畅忙
每天清晨6时许,交警带齐执勤装备,奔赴苏马荡各个执勤点。
转体,挥臂,吹哨……交警规范有力的交通手势不停地挥打着,川流不息的车辆有序通行。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苏马荡车流量大,俨然是一座热闹繁华的“天街”景象。民辅警们不分昼夜,克服白天连续作战的疲劳,仍坚守在各个执勤阵地上指挥疏导车辆。
炎炎夏日,三伏酷暑。苏马荡上那抹橙黄色、藏蓝色的身影,在车流人群中,在滚烫的柏油路、水泥路上穿梭忙碌,身边来往车辆在他们的指挥下安全有序通行。
为保证大家能顺利出发去吃饭、购物、玩耍,利川交警在车流密集易堵点段共设置保畅点位20余个,每日共疏导各类旅游车辆约1万余台次,确保苏马荡路畅人安。
立体防控保民安
“白天黑夜都看得到警察,我们住在这里很有安全感。”来自重庆的“候鸟”张先生对民警很是满意。据介绍,连续五年,他们每年都要来苏马荡住3个月,无论是街面上,还是小区里,每天都能看到闪烁的警灯。警察的身影,让他们很安心。
“警察是我们这里的常客。”一家宾馆的负责人表示,民警除了严格要求登记好游客入住台账外,还多次来检查治安、消防、安防设施,向“候鸟”们宣讲消防安全、防骗防盗防抢、疫情防控等知识。
8月初,苏马荡迎来避暑“候鸟”的最高峰,利川公安实行全天候执勤,全力守护平安;周末,从重庆、武汉等地过来的游客特别多,民警们实行周末全员在岗、工作日调休模式,充分利用“一村一辅”警务模式,将警力前移至群众家里,为群众提供救助、指路引导等服务。
广场舞、太极拳、交响乐……避暑的“候鸟”们各展才艺,享受夏日的清凉,利川公安忙碌的身影和那抹红蓝闪烁的警灯显得如此明亮而温馨。
服务救助暖民心
找寻走失老人,为老人送医救助,调解群众纠纷……利川公安坚持群众无小事,一心为民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让外地游客感受到“凉爽利川”的温度。
8月8日,一位八旬患病老人代某于7日外出未归,家人寻找无果后报警。警方进行视频寻踪、沿可能经过路段寻找,并通过“一村一辅”工作机制发布寻人启事。顶着烈日,利川市公安局谋道分局民辅警翻山越岭,跋涉丛林,不顾汗湿衣衫,蚊虫叮咬,最终通过23小时不懈搜救,成功找到老人,后经医生及时救治脱险。
8月13日傍晚,一名在苏马荡避暑的老年人突发疾病晕倒。接到求助电话后,民辅警立即带上急救医生驱车抵达现场。经医生及时救治,突发疾病的老人安然无恙。
8月26日,武汉籍张老伯到谋道分局户籍窗口,送来一封感谢窗口工作人员热情耐心的服务,及时帮助他解决困难的感谢信。原来张老伯因就医急需居住证,窗口工作人员热心帮助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