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上午9时许,旅游司机涂可新在恩施市大峡谷景区停车场停好车,待车上接送的外地游客进入景区后,径直来到了距停车场不远的“司机之家”内休息。
“以前我们没有固定的休息场所,特别是下雨时,没地方躲,天热时,到处都热。”涂可新说,今年8月该“司机之家”正式投运,他便成为常客,每天在这里休息,驾驶也更有保障。
8月以来,恩施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以景区和旅游客运公司为依托,在景区建设“司机之家”,做实对旅游司机群体的关爱措施和权益保障,让他们更安心。
司机之家添便利
休憩歇脚有了专属空间
“第一次来就让人眼前一亮。”9月10日,载了一上午的乘客,旅游客运司机陈军舒展着身体,走进了大峡谷景区内的“司机之家”。
屋里,陈军的同行们吹空调解热、喝水解渴、靠在躺椅上看电视或给手机充电……旅游客运司机们正享受着长途奔波后的小憩时光。
“这里充电也方便,过来躺下玩会儿手机或者睡一觉能让自己轻松不少。”陈军觉得,这所“司机之家”已成为他的另一个家。
统计显示,截至8月底,恩施州共有旅游客运公司39家,旅游客运司机2000余人。
如何避免“人在囧途”?
“想方设法为旅游客运司机构筑一个温暖的‘家’。”恩施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教导员刘晶晶在“一企一警”调研后认为。
2024年8月,大峡谷景区“司机之家”揭牌运营。
在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饮水区、休息娱乐区、书籍阅读区等布局合理,一应俱全。
宣传知识近一点
安全行车争做文明驶者
“旅游客车线路、时间不固定,要安排好休息时间。连续驾驶超过4个小时,司机停车休息就得不少于20分钟。”9月20日下午,恩施众祥旅游客运公司司机黄福德正在太阳河乡梭布垭石林景区“司机之家”观看交通知识警示片。
恩施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充分拓展“司机之家”的功能,设立“执法微课堂”,及时发布微视频、微党课等,把司机之家“小电视”变为随时学习的“大课堂”。
恩施交警不断完善宣传教育内容体系和渠道载体,在“司机之家”进门的一角,各种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和科普类图书有序摆放在书架上,墙上张贴着醒目的交通安全标语和图片。
当日下午4时,在大峡谷景区“司机之家”,王孟秋利用等待游客游玩的时间,来到这里看书、打会儿桌球。“运动下身体挺好的,一直窝在车上身体也不舒服。”
逐步建成运营的“司机之家”,悄然间改变了很多司机的生活习惯。
关怀服务多一度
需求清单变幸福账单
9月12日,大峡谷景区里,旅游客运司机叶清华趁游客游玩间隙,走进“司机之家”。他向黄龙梅提出建议,“今天天气很热,游客可能中暑,景区工作人员可以留意一下。”
黄龙梅是大峡谷景区的安全管理人员,也是“司机之家”的“暖心管家”。
和一般的“司机之家”不同的是,恩施市已有4个“司机之家”设有一位“暖心管家”,由所在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担任。
如何让“司机之家”运行得更好?
市公安局、市文旅局与景区和旅游客运公司达成协议,设立“暖心管家”,明确责任义务,收集司机需求和诉求建议,建立司机需求清单,职能部门积极响应,快速解决,形成“司机点单,部门接单”的有效沟通。
目前,司机之家都已配备了桌椅、饮水机、空调、应急药箱(柜)、手机充电区和报刊书籍,确保驿站配置实用、功能多样。
交警大队大队长黄念敏表示,将努力通过各种新措施不断完善“司机之家”的设施和服务,让“司机之家”更温馨。(记者 董园园 通讯员 李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