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周莹
土地作黑板,作物当教材。
在绿色课堂体验农趣,在农耕长廊了解农耕文化,在植物工厂探寻野生植物的奥秘,在农作物大田感知农业科技的发展……
10月10日—11日,武汉长江新区武湖东风小学约600名学生走进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开展公益性研学活动,开启一趟有趣有料的农业探索之旅。
田垄阡陌间,一个个前沿的农业示范模式,一项项最新的农业设施和技术,点亮城市孩子们的现代农业梦。
课堂搬到田埂上
“同学们,你们知道水稻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吗?”上午10时,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国家级重点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圃前广场上,充满欢声笑语。省农科院粮作所副研究员郑兴飞给来这里研学的学子们讲述“一粒稻米的‘前世今生’”。
“谷壳、谷皮、谷胚、糊粉层、精米,一粒米的结构竟然这么复杂,太神奇了。”“哇,一串稻穗上可以长出这么多的稻谷啊!”活动现场,孩子们的赞叹声此起彼伏,稚气的脸蛋上满是兴奋。
认识植物种类、观察植物标本、记录野生植物生长习性,在野生植物保护圃里,孩子们化身植物侦探,沉浸在好玩、好看又长知识的“植物历险记”中,意犹未尽。
“在参观农耕文化长廊时,我就对各种植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来到这个‘植物工厂’,我见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农业野生植物品种,收获了更多知识。”提起参观的感受,武湖东风小学四年级学生曾皛说。
“相比日常教学,这种田间课堂研学形式以近距离观察、参观体验为主,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农业,珍惜粮食。”武湖东风小学带队老师方悦感慨地说。
近年来,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示范、推广、科普、教育等职能,常年展示新品种1000多个、新技术新模式50多项、新设施设备200多台套、农业品牌200多个,形成试验数据40多万个,前来参观考察、科普研学、培训交流等近6000人次,建立完善了作物品种、种植模式、绿色养殖、野生植物、果树花卉、农业机械、设施农业、农耕文化、人工湿地、公用品牌、现代展馆等展示区,逐渐形成了以农业展示为核心、科普教育为特色、党建工作为品牌的融合展示体系,先后36次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农耕文化实践营地”等称号。
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金秋时节,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实验田里,连片的高粱籽粒饱满,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高粱清香。
“高粱米可直接炊饭,或磨制成粉后再做成其它各种食品,比如面条、面鱼、面卷、煎饼、蒸糕、粘糕等。此外,高粱还可制淀粉、制糖、酿酒。”讲解员王书玫带着孩子们摘下高粱穗,近距离观察高粱的形态。除了高粱,通过示范种植、同田打擂,筛选出一批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稻谷、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新优品种。
科技创新犹如一场接力跑,实验室里研发出成果,仅仅跑完了第一棒。要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作用,关键在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
在前不久举行的2024武汉种业博览会·全国鲜食甜糯玉米品种专题展示活动现场,江南玉101、佳糯808、晶甜奶香糯N98等10个甜玉米品种、10个糯玉米品种脱颖而出,入选专家推荐品种名单,从试验田走进大田、走向市场。
2024年,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推进“看禾育种、看禾推种、看禾选种”,实施水稻新品种展示、水稻种子纯度鉴定、短季棉直播栽培示范等试验示范项目20项,示范推广虾稻1号、荃优鄂丰丝苗、华夏香丝等水稻品种,大地199、华油杂50、中油杂19等油菜品种,郑麦9023、襄麦25、鄂麦006等小麦品种,促进了良种在我省大面积应用。
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充分利用平台的资源优势,筛选示范推广优良农作物品种,促进以良种为载体的农业科技成果向粮食产能、农业新质生产力转化,引导农民选用良种,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和种业振兴。
田野长出新希望
无人机喷洒农药、雷达捕捉昆虫、“零排放”养鱼绿色又高效……作为公益性研学活动的重要基地,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亮出的诸多“绝活”,让孩子们眼前一亮。
在“零排放”高效循环圈养鱼模式区,一亩见方的鱼塘里,4个大桶被木质甲板固定,漂浮在水面。“大桶直径4米、高2.5米,可养殖3000条鱼,8个月可长到1斤重。”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高级农艺师彭睿娓娓道来。
圈养桶的底部,是锥形集污装置,专门用来收集残饵、鱼粪等废弃物。“固废沉淀分离、收集后成为有机肥再利用,而去除固废后的尾水经人工湿地脱氮脱磷后,再回流到鱼池,实现零排放。”
在油菜田,无人机正在对刚播种的油菜进行飞防作业演示。“这是最新的无人机,手机就能播种、追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运用,传统农业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掏出手机,调节无人机高度和速度的同时,讲解员不忘科普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
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已经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科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果展示的主阵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竞相投身农业、逐梦农村。
“了解粮食安全、种业资源,关心农业发展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意义深远。”省科协普及部二级调研员陈玉芬说,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把艰深难懂的专业术语、枯燥的数据转化成鲜活的画面和实际体验,为孩子打开一扇窗,吸引他们了解农业、热爱农村。
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主任吴胜兵表示,将进一步丰富公益性研学活动、拓展农业研学职能,更好服务广大中小学生,更大范围展示、宣传、推广湖北“三农”发展成就和现代农业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