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肖欣 通讯员 李锋 易振波 闫婷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
载着全国100多家种子经销商、粮食加工企业代表及水稻领域专家学者的大巴车,缓缓驶入宜城市鄢城街道木渠村种粮一体化示范基地。方雪梅赶紧迎上前,引导人群看向稻田。
“这是‘宁香粳9号’,在宜城表现出抗倒伏、抗高温、高产优质的特点。今年我们还在流水镇杨棚村的有机稻种植基地种了30亩,收下来折合每标亩产1475斤,比普通杂交稻亩产值至少高出500元。”方雪梅神采飞扬地向大家介绍。
今年54岁的方雪梅是宜城市梅缘农资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也是襄阳市科技特派员,每年有一多半时间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
近年来,为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宜城市持续加强与省农科院、省动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精选115名像方雪梅这样的科技特派员和87名科经专员,驻村开展产业帮扶、创新创业。
鸭子赶上架 忧心落下地
几场秋雨后,气温骤降。宜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总农艺师、市科技特派员夏三林再次赶到郑集镇楚皇城养鸭农民专业合作社,查看“农湖2号”鸭苗孵化、生长情况。
“鸭苗拌料的松软度以用手握紧成团,松开后,轻揉即散的状态为佳。”夏三林不时蹲下身,抓起一只鸭苗,仔细观察。饲养人员紧跟其后,记下要点。
这几年,宜城市蛋鸭产业发展面临品种退化、产蛋率下降等问题。在与省农科院对接后,发现具备抗病力强、抗应激、适合加工和笼养等特点的“农湖2号”蛋鸭品种适宜宜城本土养殖,市农技中心专门引进并进行示范推广。
“以前,蛋鸭主要是在水面或者地面上喂养,占地面积大,养殖规模受限。要大力发展鸭产业,必须走立体笼养的模式。”夏三林说,“农湖2号”的特性和养殖方法与传统蛋鸭稍有不同,为了让养殖户尽快掌握养殖技术,专家们走村入户提供指导。
楚皇城养鸭合作社负责人黄家勇养了十多年鸭,通过专家指导,合作社蛋鸭的产蛋率和青年鸭体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科学技术确实很重要。”他感慨道。
在刘猴镇新垱村八组一处养殖基地,孵化好的鸭苗,被赶上了架。只见一栋栋6层高的自动化“高楼”拔地而起。鸭舍内,每2只鸭子同住一笼,这里便是5000余只蛋鸭的家。
“现在养殖技术成熟了,可以放心养,没有后顾之忧。”养殖大户向成成说。
在科技特派员们的技术指导下,板桥店镇李湾村养鸭合作社、郑集镇楚大鸭业有限公司等也相继转变养殖模式,开展集约化全封闭立体多层笼养。
在这里,蛋鸭吹上了空调,喝上了直饮水。工人只需按下按钮,即可实现自动喂料、喂水、清洁等日常工作。蛋鸭产出的蛋自动顺着斜坡滑落在传送带上,大幅降低人工投入。
如今,宜城市已发展立体笼养高层鸭舍17栋,养殖规模达到100多万羽。畜牧技术推广科技特派员们也有了新的规划:组建专业技术服务队,与合作社和鸭农紧密联系,对接推广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助力宜城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田间写论文 瓜棚验成效
“今年参加了西瓜培训,从露天种变成了大棚种,效益和品质都很好。”王集镇响水村村民率先尝到了大棚西瓜栽培的甜头:西瓜提前上市,每斤价格卖到3.5元左右,一亩地的纯利润达到1万元—1.2万元。
同样是种植西瓜,种植模式的转变、栽培技术的科学应用,让西瓜的上市时间、产量、质量及销售价格有了巨大变化,种植户的收入自然有着天壤之别。
西瓜,是宜城市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流水镇更是享有“湖北西瓜第一镇”的美誉。然而,多年重茬种植导致土地肥力衰退、病虫害增多、露天种植受气候影响大等问题,一度让这里的西瓜产业发展陷入瓶颈。
专家和农技人员实地考察后,决定推广大棚种植技术,实现土壤肥力可控、水量温度可控,帮助西瓜提前上市,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为此,宜城农技推广中心将乡村振兴产业人才培训学校办在了流水镇黄冲村,邀请华农专家授课,并派一名技术人员长期驻村,专门解决种植问题。市农技推广中心种植业股副股长余红英主动请缨。
“小余,我家的瓜苗好像出了点问题,你能来看一下吗?”一到栽培西瓜的季节,余红英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实地察看情况。
春夏的瓜棚,高温难耐。余红英顾不上汗湿的衣衫,经常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从施肥、整土、移栽到浇水、喷药、整枝,全程记录大棚西瓜的生长,总结出一套在宜城适用的大棚西瓜标准化种植模式。
在余红英和相关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流水大棚西瓜试验示范方案》制定,大棚西瓜栽培在全市推广。
除了开展技术服务,余红英只要一有空就会叫上种植户,围坐一堂,用最直接易懂的话语传授科学种田管理技巧。看到她在,总有热情的村民拦下她,和她唠唠最近西瓜的情况、菜地的收入……
截至目前,仅流水镇就已建起850个占地千亩的设施西瓜大棚,每年纯利润超1000万元。
专家当老师 “学生”荷包鼓
临近年末,新一届宜城市农广校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开始了筹备工作,不少科技特派员即将在冬闲时节,暂别田间,站上讲台。
回想起去年的培训经历,王集镇新洲村党支部书记刘海峰记忆犹新。培训班的第一节课,就是在新洲村举办的。
这个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亩的村子,通过发展花生、甘蓝、山药、麦冬等特色农业产业,增加了村民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2022年,该村的人均收入达到18000余元。
“这离不开科技下乡活动,村民学到了新的种植技术,增强了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的信心。”刘海峰说。
为期一周的培训,通过“理论教学+田间实操+线上交流”的教学模式,各级科技特派员将最新、最实用的技术一一传授,让全市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返乡创业带头人等300多人收获满满。
宜城市农广校办公室副主任游云华表示,通过实施农民科技培训,使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型劳动者,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之一。
为积极引导科技工作者用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宜城市科经局严格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该局科技发展成果转化股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会根据级别分级发放工作经费,年度优秀者会有额外奖励。同时,每年根据考核表现,向上推荐。今年,宜城市成功推荐一名省级科技特派员。
在科技特派员们的倾囊相授下,水稻、水产养殖、畜牧、植保、林果种植管理等实用技术微课堂已经开展83堂次,直接培训2700余人次,解决实际生产问题160多个,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成为宜城农业发展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