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

肥料盛会看风向——

绿色营养 向新而行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研究表明,作为粮食的“粮食”,肥料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50%。怎样让粮食吃上好“粮食”?

10月23日—24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给出答案:绿色智能,向新而行。

走进会展,肥料界的新质生产力迎面扑来——

全国260余家肥料企业携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和好产品,齐齐亮相这一年度肥料行业盛会,绿色、智能、高质新型专用肥料、生物肥料站上C位,畜禽粪污微生物技术、节水农业等创新技术登台路演,智慧灌溉等新机具现场示范。一项项黑科技高举肥料行业发展风向标。

“施肥,不是给土施肥,而是给根系施肥。”沃稞生物展区前,一棵根系发达、树叶浓绿的茶梅树,极为吸睛。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施用了全国首款生根型功能长效肥,抗旱又抗冻。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试验示范表明,使用生根型功能长效肥,粮食作物平均增产13.2%、果树平均增产9.7%、蔬菜平均增产18.5%,并且节肥作用明显。

随着人们环保及健康意识增强,微生物肥料成为朝阳产业。中化化肥一款微生物菌剂,给作物打上鸡血。该微生物菌剂选用新鲜鸡血为原料,含有丰富的饲料级粗蛋白营养物质、功能菌群及多种代谢物质,可促进作物叶茎生长、改善作物根际环境,还能改良土壤。

“我国已进入绿色智能肥料新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作主旨报告如是指出。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湖北既是产肥大省,也是用肥大省,常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使用量260万吨左右。此次大会上,湖北肥依托主场优势,大展风采——

新洋丰推出全水溶复合肥系列产品,并在生物增效助剂生物酶方面开发出生物有机物系列产品,受到市场青睐。公司副总裁赵程云介绍,目前除了市场拳头产品,该公司还构建起涵盖作物全生长周期的农化服务模式,200余名农艺师常年扎根田间地头。

武汉合缘绿色生物亮出微生物菌剂、生物肥料等,在江汉平原虾稻产区“双水双绿”和全国绿色种养循环粪肥还田示范等行动中,大展身手。公司研发的一种农业废弃物生物反应堆净化系统,获大会组委会专场推介。“污水处理标准化,全程无臭气、无渗漏,废弃物自动转化有机肥,投资小、见效快。”

三宁化工主推与中国农科院联合研发的绿色功能性肥料,湖北凯龙端出首创的聚合酶功能性肥料,湖北祥云、黄麦岭配制健康肥料大餐,宜施壮30年育好一袋配方肥,宜昌农源生物依托双莲鸡产业专攻生物有机肥、植物生长调节剂……

“趋势来看,绿色营养的生物型有机肥是主打方向。”湖北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站长余秋华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化肥行业总体供大于需,以及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我省化肥产量呈下降趋势,但有机肥、微生物肥和新型肥料等肥料用量逐年增长,湖北传统肥料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记者 龙鸣 通讯员 江军梁)

--> 2024-10-26 肥料盛会看风向——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292878.html 1 绿色营养 向新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