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

十万通城人 油茶果里榨出22.8亿元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刘建平 李浩 程隽

金秋十月果千树,漫山遍岭茶果香。眼下,幕阜山区的通城县油茶迎来丰收。

“小小油茶果,关系着全县32.8万余亩油茶园上2.3万农户的钱袋子。我们要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三链同构,持续提高油茶资源利用率,充分释放产品价值。”通城县委书记刘中英满怀期望。

荒山变基地

塘湖镇阁壁村油茶基地,茶树上挂满了油茶果,青红相间,煞是好看。

过去,这里的荒山一座连着一座。2010年秋,湖北省阁壁湖绿色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金定武投入10多万元,平整百亩荒山,种油茶树。林间,轮种西瓜、黄精、白芨等经济作物。

转眼十四载,金定武开荒种植油茶近万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周边5个乡镇23个村发展油茶产业,直接帮助300多人就业,每年收购农户50万斤至60万斤鲜果。

“致力富民,倾情结社,联手放飞油茶梦;林下种养,鸡鸭满圈,共同谱写致富曲。”阳光下,四庄乡大源村油茶种植大户周新敏家的对联,分外耀眼。在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带动下,像周新敏一样的760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

截至目前,通城县形成麦市塘湖油茶产业带、大坪药姑山油茶产业带等四大产业片区,3家油茶加工企业纳入省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油茶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15家,10万从业者从油茶基地务工、土地流转、产品销售等环节中获益。

茶林成景区

马港镇程坳村油茶农旅养融合示范园茶油生产车间,机声隆隆,茶油飘香。

每年油茶果丰收季,程坳村整合农家乐、休闲垂钓等资源,举行摘油茶果、赏油茶花、吃农家饭等农旅活动。

“这里环境好,特地过来赏油茶树,品农家饭。”从县城与好姐妹同来游玩的张女士很是喜欢。

通城县夏江源油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毛旺龙计划,在精细化管理油茶树的基础上,建立产学研基地、增加休闲娱乐设施等,持续丰富农旅项目。

作为全国首个油茶产业示范园,黄袍山油茶产业园已跻身国家3A级旅游景区,每年举办油茶采摘节、开榨节,开展文艺演出、美食品鉴、采摘比赛等活动,游人如织。

优品身价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优质种苗成为扩规模、提产量、强品质的基础。

“引进46个品种进行试验,选育出5个品种,其中长林系列中的3个品种存活率高、产量高,成为主栽品种。”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农技专家胡鹏介绍,高产油茶基地亩产近3000斤,亩收入近5000元。

烘干、去壳、筛选、冷压榨等20多道工序后,茶油才能上市。“这些工序包含10多项国家专利,其中冷榨技术可保留9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科研领头人杨宏旺介绍,一般18斤油茶果榨一斤山茶油,每斤高品质茶油均价超百元。

小小油茶果,全身都是宝。初榨之后的茶籽饼粕,还可用于农药、医药、日化等行业,生产保健品、化妆品;茶饼残油可萃取茶皂素用作清洁剂;茶粕、茶壳可提炼木糖醇、制作栲胶,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及饲料。

目前,通城县油茶全产业链综合年产值达22.8亿元。

--> 2024-10-30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293384.html 1 十万通城人 油茶果里榨出22.8亿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