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冯木林
近年来,恩施农商行始终牢记“支农支小”使命,以“村银党建互联”为抓手,全面加强基层支行与辖内行政村的互通、互联,实现基层支行党支部和基层村级党组织在结对共建中整合资源、深化共建,着力开展整村授信,深入推进金融资源下沉,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效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截至10月末,各项存款余额708.76亿元,较年初净增74.25亿元,增幅11.70%,增幅排名市州行第二。存款总量占全州10家银行机构的28.96%,存款净增额占全州新增存款总量的26.72%;各项贷款余额504.66亿元,较年初增加52.80亿元,增幅11.69%,增幅排名市州行第一,贷款总量占全州10家银行机构的25.68%,贷款净增额占全州新增贷款总量的34.75%,当年新增存款全部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存贷规模及向地方纳税金额均居全州10家银行机构第一。存贷款增幅近三年在全省农商行系统中均排名前列,跻身全省农商行第一方阵。
一、加强两项建设,强化党建引领
(一)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出台《全州农商行2024年党建工作要点》《恩施农商行领导2024年党建工作联系点》等文件,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方向。积极推进支部建设标准化、“十佳支部工作法”创建活动,扎实落实“支部建在网点、行长担任书记”工作机制。党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支行成立党支部,支行行长担任支部书记。党员人数在7人以上的成立支部委员会。坚持发展党员向一线倾斜,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配齐配强支部委员,确保所有支部正常开展组织生活。2024年新发展党员30名,全部倾斜到基层支部。目前,全州农商行机关和支行支部覆盖率为100%,支行党员活动室覆盖面达100%。
(二)完善机制建设,探索村银共建。按照省联社党委统一部署,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全州农商行以“村银党建互联”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机制建设,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全州农商行130个支部与269个重点行政村开展共建活动,按照“1+3+1”建站:一块普惠金融工作站站牌、三块对外公示牌、一块普惠金融产品宣传栏,“4+6+1”建账:四张“整村授信”名单(黑名单、灰名单、白名单、绿名单)、六类客户清单(种养殖大户、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质实体企业、返乡创业群体、外出创业群体)、一本“整村授信”台账模式实现全州269个乡村振兴重点行政村全部建账,打造普惠金融、农业产业链金融、小微企业金融、绿色金融、村银共建金融、政银保合作金融六大领域金融服务示范区创建,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模式,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开展“连点成片”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开展三个互联,共谋村银发展
(一)开展党建互联,结对共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及上级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聚力打造“乡村振兴主办行”,积极开展村银党建互联互助结对活动,推动全行基层党支部与所在办事处、乡镇的村党支部从党建、金融、文化等方面开展互联,深化党建引领作用,开展派驻金融村官,让金融专业人才下沉,用金融力量为乡村振兴融资融智。
(二)开展金融互联,提升金融服务。立足恩施地域优势和融资需求特点,重点支持“茶烟菜药果畜粮蜂”等八大主导产业,持续加大对农业、文旅等产业链的支持力度,截至10月末,全州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360.76亿元。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行脱贫小额信贷余额10.24亿元,全州90%的脱贫小额贷款由农商行发放。
(三)开展文化互联,普及金融知识。通过开展整村授信、征信知识宣传、反洗钱等金融知识宣传,引导群众远离非法集资与电信诈骗,培育“诚信至上”的信用意识,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强农惠农政策和金融服务政策,提升群众对金融政策的知晓度。金融村官利用屋场会、村级会等向群众宣传讲解反假币、防范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常识,提升群众防范金融诈骗的能力。通过制作农商行广告宣传牌、发放宣传单、入户宣传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农商行各项金融产品和优惠政策,为结对村群众提供更好、更优的金融服务。
三、立足四条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一)立足于精,派驻金融村官。为做实村银共建工作,积极搭建“村银共建+金融村官”的整村授信推广合作平台,主动开展党建合作、工作互联,争取与市县乡三级政府联合发文,选派金融村官进驻行政村,通过三进(宣传进村、员工进群、服务进户)的方式积极推进金融服务模式与乡村治理体系有机融合,加快推行金融村官派驻机制,延伸金融服务范围。一方面,进一步明确完善金融村官的工作机制及工作职责、工作纪律,定期参加村两委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和村务会议,及时掌握村情和金融服务需求,切实做好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金融村官因岗位调整和工作调动的,及时进行补充并向当地组织部门请示报备,确保各村金融村官不断人、金融服务不断档。目前,农商行已向全州269个乡村振兴重点行政村派驻金融村官330余人,实现重点行政村金融村官全覆盖。
(二)立足于实,创新金融产品。为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结合辖域产业特点和客户群体,创新推出一系列小微贷款产品。针对烟叶贷款春放秋收的特点,创新推出“烟叶贷”信贷产品;针对恩施茶叶产业量大面广等情况,创新推出“硒茶贷”信贷产品;针对民宿、药材、种养殖等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创新推出“两山民宿贷”“两山药材贷”“两山农保贷”信贷产品等。截至10月末,全州农商行“两山民宿贷”累计放款4808.97万元,支持258家酒店、民宿实现提档升级,有效促进恩施州民宿产业繁荣,更好地满足旅游旺季游客住宿需求。通过创新信贷产品,客户体验感明显增强、担保方式更加灵活、审批流程更加简便,全力满足辖内农户、个体工商户、外出务工人员、新型经营主体等小额高频、快速自助的融资需求。
(三)立足于全,推进整村授信。牢牢把握省联社与州政府签订共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的发展机遇,持续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以“金秋大走访”“开展六访六增 践行四下基层”活动为抓手,以派驻的金融村官为突破口,深入乡村振兴示范区,开展客户建档工作、金融知识普及、村银党建融合等工作,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自乡村振兴战略协议签订以来,全州农商行累计投放相关贷款515亿多元。截至10月末,全州农商行整村授信建档农户35.88万户,预授信户数28.34万户,预授信金额94.44亿元,用信金额31.35亿元。
(四)立足于转,强化作风提能。围绕“领导要明、条线要精、支行长要实、员工要勤”的作风要求,以强有力的党建引领,切实增强干部员工的政治意识和担当意识,全员发挥“挎包银行”的优良传统,领导班子率先思想破冰,紧盯市场份额,提升竞争意识、进取意识。机关带头转作风,深入驻点支行开展业务帮扶。支行全员改变“跑读”“走读”问题,利用下班之余扫楼扫街、进村入户,开展金融服务送上门活动。通过作风建设实现“五个带动”:带动发展提速、带动业务提质、带动内控提效、带动队伍提能、带动形象提升。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农商行支农支小服务“春天行动”综合考核市州行第一名,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获得恩施州年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