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只大白鹅膘肥体壮,在草料堆里抢食。
“鹅病少、好养,全身上下都是宝,养殖效益挺高!”在沙洋县曾集镇蔡庙村易继兵家的庭院,易继兵忙着维持秩序。
易继兵今年50岁,因腿部残疾,走路不利索,只能在市里打点零工。
今年6月,县残联免费为其发放20只鹅苗。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饲养,如今鹅出栏在即,县残联主动联系他上门收购。
一只、两只、三只……在县残联志愿者的帮助下,大鹅们被顺利装入筐中。
“我今天卖了13只,收入1300多块钱,还留了几只自己吃,明年我打算买几十只养!”易继兵高兴不已。
同样获得免费鹅苗的还有太山村低保户王志龙,他因中风偏瘫导致肢体三级残疾,需常年吃药,一家人生活困难。
在参加县残联组织的鹅养殖培训后,王志龙看到了其中的市场潜力,除了20只免费鹅苗外,又购买了90只鹅苗发展养殖。
王志龙算了一笔账:每只鹅的平均饲养成本为60元,饲养大概4个月,鹅肉和鹅毛就能卖到百元以上。
县残联上门收购时,经过现场称重,他的65只鹅总共卖出6700多元。
县残联党组成员、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所长张强介绍,养鹅风险小、市场潜力大,比较适合残疾人家庭。目前,已陆续在五里铺镇、曾集镇开展了鹅养殖培训,为百余名残疾人发放2200只鹅苗,并提供免费帮扶指导。(记者 郭崇乐 通讯员 周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