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苏韵喆 通讯员 罗珊珊
“有饭不见饭,有菜不见菜。”近日,潜江传统美食——印粑粑迎来销售旺季,家住龙湾镇双丰村7组的张松芝一家忙得热火朝天。
“过去餐桌上只有米饭和菜,人们想添些新花样,于是就地取材,有了印粑粑。”张松芝边说边将大米磨成颗粒状的米粉,再用40℃左右的温水拌开。“浸泡大约2个小时,米粉需要充分吸收水分。”
另一边灶台上,馅料的炒制也紧锣密鼓。“一般是藕丁、瘦肉丁、蒜苗。”说话间,厨房里香喷喷的。
“待米粉浸泡完毕,冷水上锅蒸;半小时左右蒸熟后,就倒入沸水中。”张松芝手中长筷不停翻搅,直至米粉化为软糯的糍粑状,才盛入盆中备用。
随后,她揪出一团米粉剂子,从底部按出一个洞,填入早已炒制好的馅料,再搓圆。“将这团子放入专用模具中拓印,一个印粑粑就做好了。吃的时候,只需要用油煎至两面金黄。”她笑着说,以前,这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寓意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1块钱一个,5斤大米,能做出100多个。每年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去服装厂上班,年底专心做印粑粑售卖,张松芝与丈夫就这样养活了三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