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董园园、通讯员李伟、王会华)从襄阳市应急管理局获悉,襄阳市全面推行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监管执法,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安全生产分级分类执法体系,解决多层级重复执法、选择性执法和执法“宽、松、软”等问题,切实提高精准执法效能。
襄阳市应急管理局制定《襄阳市安全生产分级分类执法的实施意见(试行)》,厘清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执法管辖权限,合理划分不同层级执法事权,与此同时,立足应急管理部门职责,统筹考虑企业所属行业领域、生产经营规模、风险隐患等级、安全管理水平、事故控制效果等要素,按照行业分类和安全风险等级,将各级执法范围内的企业由低到高划分为“A、B、C、D”四个风险等级,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计划。截至目前,襄阳115家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109家非煤矿山企业、100余家工贸企业全部完成安全风险评定。
严格按照“自我管理、随机抽查、定期检查、随时抽查”的原则,分别对A、B、C、D级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鼓励A、B级企业强化自主管理,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加强C级企业日常巡查监管,结合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和重要敏感时段事故防控要求,重点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对D级企业严格执法,确保一个执法年度内最少实现一次全覆盖执法,必要时可适当增加执法频次进行重点执法。通过差异化监管,力争实现重点高危行业领域企业逐步消灭D级、减少C级、争取A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