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来凤县大河镇黔江洞村黄精种植基地里热火朝天。历经4年的精心培育,黔江洞村100亩黄精达到采收标准,首次迎来规模化采收。
“这几个长得好,大得很。”基地里,村民分工合作,抢抓晴好天气进行采挖。刚挖出来的黄精根系发达,个头饱满。
“每亩产2000斤左右,按生黄精的价格8块钱一斤计算,100亩黄精预计收入160万元左右。我们的订单发往重庆、湖南、四川等地,今天这一批准备卖往浙江磐安。”黔江洞村党支部书记张俊对今年黄精的收成信心满满。
黄精生长喜阴不喜晒,其生长周期长,一般为5年,期间管护工作也比较多。黔江洞村通过实施林下套种的模式,有效促进产业相融、管护双赢、一地多收,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渠道。
“我自己种了3亩黄精,不忙时也会到基地务工,每天90元,一年下来,能增加2万多元的收入。”村民张孝周是靠黄精增收的一员。
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2021年黔江洞村因地制宜发展黄精产业,通过引进经营主体、与企业合作等模式,投入100余万元专项资金,购买了30万株黄精种苗发展种植。
如今,黔江洞村黄精种植规模由最初的10亩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亩,成为来凤县重点林下经济示范项目之一、来凤县标准化种植黄精基地之一。
“通过支部引领、集体带动、党员带头、企业合作、群众参与,我们计划进一步做实基地、做长链条、做大品牌,促进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托底有保障、产业有奔头。”张俊干劲十足。 (记者 万可庆 通讯员 邓红慧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