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郭崇乐、通讯员汪龙、雷清延)“假如家里4位劳力都进了镇上企业,一年下来工资也不比外面少吧?”1月15日,在钟祥市石牌镇姚台村文化广场看完村民自导自演的“村晚”,57岁的姚台村村民周本银拉着家人,直奔镇上“零工驿站”填写求职登记表。
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石牌豆腐郎”,周本银一家人常年在浙江宁波做豆腐,年收入20多万元。今年回家第3天,就赶上了“村晚”。在和村民拉家常中,得知镇里长寿食品产业园落户的湖北九阳豆业、忠厚乳业等公司已发展为龙头企业,目前正扩大规模,空出大量用工岗位,周本银动了心思。
石牌镇是闻名全国的“豆腐之乡”,全镇9万多人,有5万人从事豆制品加工相关行业,将豆腐生意做到了全国500多座城市及新加坡、泰国等10多个国家,“石牌豆腐郎”劳务品牌和石牌豆腐产业叫响全国。
世上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段路。近年来,石牌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成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等,努力让豆腐郎们在外安心挣钱,但老人和小孩依旧是“豆腐郎”最深的牵挂。
让回乡“豆腐郎”的手艺有用武之地,石牌镇不断加大对豆制品相关企业的招引力度,近两年新增湖北豆旺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杨祠村豆腐郎杨兴明也办起了豆制品加工厂。石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春丽介绍,考虑到在外打拼的“豆腐郎”的返乡需求,近3年来帮助100余名“豆腐郎”实现了返乡创业就业。如今,镇内企业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目前返乡人数已超过1000人,有留乡就业意愿的已超过50人。
“这几年,全市返乡创业就业达5000余人,回流资金超过1亿元。”钟祥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王芳介绍,持续开展的“春暖助团圆 春风促就业”系列活动,形成人员回归、技术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