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太和千张薄如纸 千年传承香万里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庹文佳 通讯员 周敏 刘东

千年古镇,百户千张,谢埠飘香。此刻的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浓郁的豆香弥漫在梁子湖畔。谢埠村太和千张,这份以地域命名的独特美味,正勾起人们无尽的馋意。

老程千张作坊里,谢埠千张非遗文化传承人程建来、夏晓红夫妇凌晨便起床,开始忙碌。

一份上好的太和千张,选料颇为讲究。

作坊旁有一古井,井水甘美,夫妻俩取好水,放一旁备用。最上乘的原料,当属产于梁子湖区本地的黄豆。本地豆与本地水的绝佳组合,赋予了太和千张无法复刻的美味。

泡好的豆子,慢慢倒入传统石磨中细致磨成豆渣,纱布过滤掉粗颗粒的豆渣,这部分就可以上炉开煮了。

烧柴的土灶看起来颇有些年头,但柴火的独特香气,给这份美味添上了几分烟火气。

经过30分钟的充分熬煮,纯白的豆汁开始沸腾,屋中满溢黄豆纯粹的香味。

程建来对火候把握得十分恰当,过滤、点浆,再划上几道,豆汁慢慢凝固,变成嫩滑的豆腐脑儿。趁热浇在棉布上,一倒一泼,一层豆汁一层棉布,均匀铺开。套入木质模具中,用重物压制脱去部分水分,待到千张成型便可脱模。不同于菜市场中常见的千张,太和千张薄得几乎透明。“一般一卷棉布可叠上十层豆汁,这也是太和千张薄如蝉翼的关键。”程建来手指翻飞间,薄薄的千张如同宣纸一般叠在一起。

“从小跟着爷爷学习制作千张。在爷爷辈那个年代,附近村和外地来的人,坐小船、骑单车、步行来购买千张。”夏晓红说,如今,近些的顾客通过微信、电话联系,可以送货上门;位置较远的顾客,通过真空包装快递到家。

从千百年前的小小码头,到如今人来人往的乡镇街道,太和千张已经成为许多人舌尖上的乡愁。

像程建来、夏晓红夫妇制作豆腐、千张的手工艺人,在谢埠村有好几家,他们口传心授、言传身教,让古老的手艺世代相传。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投运后,同太和千张一样美味的梁子湖大闸蟹、沼山胡柚等本地特产,坐上飞机,一日达全国、隔夜到全球。

--> 2025-01-18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02896.html 1 太和千张薄如纸 千年传承香万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