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5日

社区来了好帮手,居民喜提好日子

——松滋市“幸福e站”解基层治理困境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周梦霞 王奕祁 肖永军

走进松滋市新江口街道划子嘴社区幸福家园小区的“幸福e站”,程晓燕正专注地编织毛线手工艺品,钩针一上一下,一朵朵漂亮花朵随即展现。

这位曾因残疾封闭自我的居民,如今成了社区里的“励志网红”。

她的转变,是松滋116个“幸福e站”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缩影——通过党建引领、精准施策、多元参与,将“群众痛点”转化为“幸福支点”,让社区从“物理聚居”走向“情感共生”。

空间再造,破解服务盲区“最后100米”

石板坡社区幸福岭小区“幸福e站”网格员胡璇的手机里,曾有一份特殊的痛点清单:居民办事跑断腿、双职工带娃愁白头、空巢老人闷出病……

通过“商家让地、企业赠地、政府改地”模式,松滋投入1100万元专项资金撬动社会共建,将废弃仓库、闲置办公楼等“城市边角料”转化为服务阵地,形成“一区一站”布局。

石板坡社区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幸福岭小区的“幸福e站”,前身是市人民医院的闲置宿舍。医院搬迁后,这片荒废多年的空间被政府盘活,改造成集政务代办、文化娱乐、养老托幼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辐射周边5个小区。

“高龄津贴年审、残疾人护理补贴申报等,有了亲情式服务;慢保申报、医保转诊,再也不用像以前跑几个部门了。”72岁的刘大爷乐呵呵地实践“有事找e站,没事常来玩”。

【数据印证】目前,116个站点覆盖全市127个小区,政务代办、矛盾调解等42项服务实现“门口办结”,服务半径缩短至步行15分钟内,办事时间平均缩短70%。

精准服务沉下去,急难愁盼托得住

孩子4点放学,家长6点下班,中间两小时成了真空期——在玉岭社区,“幸福e站”里的“五老护苗”“假期学堂”,让双职工的这一顾虑成为过去式。

这个寒假,退休教师胡老师每天带着20多名孩子读绘本。“我们组建了‘银龄护苗队’,老党员、老教师轮流值班。”社区党委书记孙卫华介绍,e站联合共建单位、市场主体等开设陶艺、绘画等公益课程,商家捐赠书本、绘本,打造“儿童阅读角”。

更创新的“时间银行”机制悄然运行:家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可兑换托管时长,双职工家庭李女士用10小时环境整治服务换取了孩子的寒假托管,既解决难题,又增进邻里感情。

针对独居老人吃饭难,e站引入企业让利,一荤两素套餐仅需8元,和平社区的“幸福食堂”每天飘出阵阵饭香。72岁的刘爷爷刷着“养老积分卡”领取套餐:“子女给我充的值,比外卖划算又健康。”

楼上,老年大学的模特班座无虚席。曾是企业高管的周阿姨担任主教:“在这里找到新舞台,学员还组队参加市里比赛。”社区整合医院资源,定期开展的认知障碍筛查、中医理疗等居家养老服务,让健康管理零距离。

“幸福e站”联合人社部门打造“零工驿站”,发布家政、维修等灵活岗位信息;开设直播培训班,20名学员中12人实现居家就业。更联动“乐乡大集”助农平台,残疾人制作的扎染、钩织花朵等产品与20万斤果蔬同步直销,形成“技能提升—产品变现—反哺社区”的闭环。

【数据印证】全年开展托管活动132场,服务儿童超5000人次,双职工家庭投诉量同比下降83%;老年大学开设6个特色班,140名学员重拾社交圈;幸福食堂日均供餐500人次,健康服务惠及1.2万老年人;零工驿站发布岗位3000余个,帮助87名特殊群体找到人生新坐标。

治理主体多起来,居民从旁观变主理

春节期间,蓝天社区的新滑梯让孩子们乐此不疲。这是落实10岁的王乐乐“儿童议事会”上“老旧滑梯焕新”提议的结果。

这种“娃娃提案”机制,在松滋仅是e站议事体系的冰山一角。妇女议事会推动设立母婴室,青年议事会策划“社区电竞节”,老年议事会优化助餐菜单……以“幸福e站”为阵地,搭建党员议事会、妇女议事会、青年议事会、儿童议事会等各领域全年龄段议事平台,引导社区群众从“观望者”转变为“发起者”,从“议论纷纷”到“议事纷纷”,不同群体通过合理方式满足自身需求。

“社区当初在微信群发出倡议,号召党员积极参与‘幸福e站’值班,我们6个老头子一想到退休后还能继续为小区发挥余热,都主动报名。”和平社区和平小区居民刘厚池说。

目前松滋已牵头组建起435支小区自管小队和志愿服务队,确保“幸福e站”大门常开、居民常来、服务常在、有序运转。5836名共建单位在职党员也积极响应,当好服务群众“先锋兵”。

爱心商家则参与构建“参与即受益”的积分超市生态:居民通过志愿服务、垃圾分类等赚取积分,兑换米面粮油或企业优惠券。30万积分的流动,让商家李老板开心不已:“我们客流涨了三成,这是双赢!”

【数据印证】全年开展527场议事活动,654个社区难题由居民自主解决,物业纠纷同比下降67%。

--> 2025-02-15 ——松滋市“幸福e站”解基层治理困境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05095.html 1 社区来了好帮手,居民喜提好日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