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9日

产量稳居全国十强

沙洋龙虾鲜行四季

“快看,这龙虾色泽鲜亮、个头壮实,今年又是个好收成!”养殖户黄文立在水中收集完虾笼后,驾驶小船靠岸。等候多时的商贩们一拥而上,迅速将捕捞上来的小龙虾放在秤上,称重、记数、算账,一气呵成。

20亩虾棚在暖阳下熠熠生辉,黄文立指着刚刚捕捞的龙虾介绍,“这种‘大青’差不多有六七钱,市场价能卖到40元/斤以上,价格比旺季高出好几倍。”

小龙虾的产销旺季一般在夏季。眼下,在沙洋县后港镇泽泰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大棚里,前来订购的商贩却络绎不绝。这是沙洋县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四季有虾”,提升农产品效益的又一成功范例。

“这批虾苗是1月中旬投放的,仅28天就能捕捞了,到3月中旬,基本上就能全部上市,大棚养殖比露天养殖能提前一半时间出虾。”谈起养殖经,养虾达人黄文立滔滔不绝。

2016年,黄文立回到家乡后港镇,开始了养虾事业。最初的养殖模式较为单一,一年仅养殖一季小龙虾与一季南美白对虾。2023年,在沙洋县水产发展中心的技术指导下,他大胆尝试“四季有虾”养殖新模式。

如今,他的养殖基地总面积达138亩,露天虾塘118亩,另外20亩采用“四季有虾”养殖模式。“这大棚那可是咱增收的‘秘密武器’!”黄文立笑道,大棚养殖每亩投放60斤至70斤虾苗,当前虾苗生长态势良好,预计每亩产量超400斤,每亩纯收益将稳稳突破1万元。

为此,黄文立算了一笔账:以前光靠露天虾塘,一亩田收益也就7000元左右。自从发展“四季有虾”新模式,仅一季的收益几乎就让全年收入翻了一番。从传统露天养殖到大棚养虾的模式转变,黄文立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增收梦”,还为周边养殖户探索出一条致富的新路径。

近年来,沙洋县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已初步形成了集苗种繁育、生态养殖、规模加工、冷链物流、美食餐饮、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2024年,沙洋县小龙虾养殖面积47.7万亩,产量达7.99万吨,稳居全国小龙虾产业十强县市。

“通过大力推广‘四季有虾’养殖新模式,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养殖收益。”沙洋县水产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沈艳兵介绍,按照扩面积、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的总体思路,2025年,沙洋县将力争全县小龙虾养殖面积达49万亩,产量8.5万吨,精深加工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三产融合更加深入,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65亿元。(记者 郭崇乐 通讯员 王紫优 胡金艳)

--> 2025-02-19 产量稳居全国十强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05469.html 1 沙洋龙虾鲜行四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