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过吗?一部动画电影,竟然能让千里之外的小山村火起来!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沈家村的墙壁上,出现了一幅高10米、宽8米的哪吒墙绘,这是由当地90后墙绘师沈靖宇手绘完成的。壁画上的哪吒身披混天绫,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英姿飒爽,威风凛凛。这墙绘不仅吸引了周边的村民,还引来四面八方的游客过来打卡,村子一夜之间变成了网红打卡地。为了抓住这波流量,村支书连夜安装照明灯,给哪吒壁画增加视觉效果,让游客拍出更美照片。
这就是《哪吒2》创造的奇迹——100多亿票房背后,涌动的文化暖流正润泽着中国乡村的土壤。文化的力量无穷无尽,在它的加持下,最质朴的泥土也能“逆天改命”,绽放出别样光彩。安徽宣城巧匠、皖南彩塑非遗传承人甄铭杰,用一团团质朴的彩泥捏出了一个个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的小哪吒,或怒目圆睁,或玩世不恭,或憨态可掬。这组饱含匠心的哪吒泥塑一经在网络亮相,便迅速收获网友无数点赞,大家纷纷夸赞:他捏“活”了哪吒,赋予了泥土全新的生命力。
电影里的“川普”太乙真人,让四川方言成了文旅密码。《哪吒2》中,太乙真人那句句充满烟火气的“要得”“巴适”“你打我撒”等台词,以其独特的幽默与诙谐频频出圈,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宜宾敏锐捕捉到这波热度,当地文旅部门迅速发力,借势推出一系列与电影和方言文化相关的特色活动与旅游线路。一时间,宜宾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电影与方言交织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在感受这座城市独特风土人情的同时,沉浸式体验四川方言的别样韵味。
更绝的是借势哪吒IP出圈的那些土特产,诸如“重塑哪吒为啥要用藕粉”“哪吒敖丙靠它重塑真身”这类新奇话题,在网络上掀起热议,也让藕粉销量一路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哪吒周边产品销售火爆,达到了一“吒”难求的程度。这股热潮之下,网友们热情高涨,纷纷喊话哪吒IP与更多农产品联名,期待借助这一超级IP的影响力,推动农产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实现农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当电影院里的欢呼声化作乡村小院的欢笑声,当银幕上的神话变成货架上的山货,我们突然发现:原来乡村振兴最缺的不是资金,而是能把千家万户的心连在一起的故事。《哪吒2》就像一根神奇的红线,一头系着五千年的文化血脉,一头牵着新时代的田园牧歌。
下次当你在影院为哪吒欢呼时,不妨想想你手里的电影票,或许正在某个偏远山坳里变成藕农的笑脸,在某个村落化作非遗传承人手间的匠心,在万里山河间抒写着新的中国故事。这才是真正“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现代神话。(来源 中国三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