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气温逐渐回暖,保康县黄堡镇大坪村300亩羊肚菌新鲜上市。
“从菌种的选择、接种到温度、湿度的控制,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给羊肚菌提供最佳生长环境。”基地负责人马云楠介绍。
大坪村位于保康县“东大门”。曾经,村里基础设施薄弱,缺少主导产业,村民没有固定收入来源。
“以前只能外出打工谋生,现在有了羊肚菌种植基地,在家门口就能创收。”大坪村种植大户周永久管理20多亩羊肚菌,每年能挣40多万元。
2022年,大坪村村两委对107户农户进行走访摸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将羊肚菌和中药材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培植,采取“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和劳动务工等方式,促进企业、村集体、村民三方共赢。
大坪村党支部书记黄朝君介绍,全村目前拥有300亩羊肚菌生产基地、200亩白芨生产基地。仅这两大产业,就让村民人均年增收2000元。
“近年来,黄堡镇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子,扩大羊肚菌、中药材、辣椒、金丝皇菊等种植面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黄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兆强成竹在胸。
(记者 肖欣 通讯员 姜雪飞 杨韬 张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