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1日

让古诗游进春雨里

——《江南》教学手记

英山县白石坳小学 伍向军

春雨叩窗棂

晨读时分的雨丝斜斜掠过玻璃,后排的小林忽然举起手:“老师,雨痕像不像小鱼游泳?”这个突如其来的比喻让我心头微动,当即决定调整教学计划。

“带上语文书和彩笔,我们去走廊上课!”四十二个孩子鱼贯而出,朵朵特意把马尾辫上的荷叶发夹转到正面,说这样更像采莲姑娘。

游进诗中的小鱼

倚着朱漆廊柱,我举起莲叶模型,“现在请变身成莲叶间的小鱼,用身体模仿鱼儿游动。”话音未落,阳阳立即蜷指为鳍,贴着地面“游”到紫藤花架下。

“老师,莲叶为什么要说‘田田’?”平时寡言的安安突然发问。我顺势将问题抛给大家:“觉得‘田田’是描写颜色的举手,认为是形状的跺脚。”廊下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跺脚声。当我展示江南莲塘的航拍视频时,小宇突然拍手,“这些莲叶整整齐齐铺在水面,就像我们做操时的队列!”

解构古诗的魔法

回到教室,我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巨大的“田”字格。“现在我们玩古诗拼图游戏,每组领到的句卡需要贴在正确方位。”话音刚落,第三组已经捧着“鱼戏莲叶东”的卡片冲向教室东北角。

“老师,西边的消防栓可以当标记吗?”向来古灵精怪的小雨指着墙角的消防器材问。得到肯定后,她立刻举着“西”字卡靠墙站定,还煞有介事地用手比画指南针。最令人惊喜的是总把“莲叶西”念成“莲叶西瓜”的小林,这次准确地将卡片贴在了教室西侧。

彩笔绘江南

美术创作环节,朵朵用紫色蜡笔在“江南可采莲”周围画满莲花,边画边哼着自编的采莲曲:“左手摘,右手接,莲蓬里面住神仙……”向来内向的安安则创造性地把“鱼戏莲叶间”设计成翻页动画,每条鱼各有表情。当她怯生生地展示画作时,我特意用投影仪放大细节:“大家看,这条戴眼镜的小鱼是不是很像咱们班的小书虫?”

云朵里的诗意

临近放学,雨霁初晴。孩子们排队时突然骚动起来:“老师快看!天上的云在变鱼!”顺着小宇手指的方向,绯色云霞正掠过教学楼飞檐,确似一尾游动的锦鲤。我趁机打开诗词软件:“现在请大家对着云彩朗诵《江南》,看看能不能召唤更多‘云鱼’!”

四十二个童声在雨后清新的空气里荡漾开来,引得其他班级的孩子纷纷探头张望。最调皮的阳阳故意把“莲叶何田田”念得摇头晃脑,却在看到我赞许的眼神后,认认真真地重新朗诵了一遍。

教后反思

这堂“出格”的语文课给我三点启示:首先,具身认知理论在古诗教学中大有可为——当孩子们用身体感知“东、西、南、北”的方位时,抽象的空间概念自然内化。其次,跨学科融合不应止于形式,朵朵的采莲歌谣与安安的动画设计,恰好打通了音乐、美术与文学的通感通道。最后,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契机,小林关于“雨痕游鱼”的童趣发现,不正是绝佳的诗意启蒙吗?

整理创作本时,发现小宇写着:“今天语文课像条快乐的小鱼,游过了整个江南。”湿润的春风裹着青草香穿窗而过,轻轻掀动满桌彩绘的诗句,那些沉睡千年的文字,正乘着童心的翅膀,在春天的光影里获得新生。

--> 2025-03-01 ——《江南》教学手记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06554.html 1 让古诗游进春雨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