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阳新县王英镇蔡贤村桑蚕基地养殖厂房,全新引进的全自动轨道式养蚕机械高效运转。蚕架所到之处,嫩绿的桑叶被精准投放至蚕宝宝们的餐盘。
“这机器可太神了,以前喂一次蚕得忙活大半天,现在轻松搞定。”在机器助力下,厂房内的养蚕流程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仪器,各个环节紧密配合,蚕丝单位面积产出率提升40%。
这边生产如火如荼,那边展区里一床蚕丝被样品安静陈列。14年过去,它仍保存如新,默默见证着蔡贤村桑蚕产业的发展。
“这是合作社生产出的第一床蚕丝被。”村党总支书记蔡召成满是感慨。“如今咱们的蚕丝被产量已达3000多床,年产值800多万元。”
当年的蔡贤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村集体负债28万元。蔡召成踏上市场考察之路,探寻一番后惊喜地发现,桑蚕产业有着独特优势:劳动力需求小,且桑树适合在荒山上种植。“这不正符合我们村的现状嘛!”说干就干,蔡召成召集冯光进、蔡庸华、蔡克龙等7名党员干部,组成了一支拓荒先锋队,种下100余亩桑树。
蔡贤村趁热打铁成立桑蚕合作社,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外出学习。27名党员带头入股,从500元到2万元,大家各尽所能,凑齐了合作社的启动资金。
但村民们却因种种顾虑,不愿把自家山场流转出来种桑树,蚕宝宝面临“粮草不足”的危机。村两委干部便带着党员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从一两家到十几家,随着村民们的不断加入,蔡贤村的荒山逐渐被桑树覆盖。如今,3500余亩希望之苗栽满山,360余村民在家门口致富增收。
(记者 庹文佳 通讯员 向能来 陈际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