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2日

科技闹春耕 增收添底气

松滋无人机植保24万亩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苏韵喆、通讯员张杰)春日,松滋市南海镇松滋市智科农服专业合作社千亩油菜田,植保无人机低空平稳飞行,细密的农药均匀播撒在田间。

“去年菌核病防治时,两台无人机要两天时间才能完成。今年采用两台新款无人机,只需6个小时就能完成1000亩油菜田的作业。”合作社负责人余天敏很是满意。

飞手沈朋介绍,此次用于统防的P150PRO无人机极为智能,仅需一部手机就能轻松操作。

当前,正值油菜菌核病防治关键期,松滋市田间地头春管正忙。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分析虫情,根据苗情给出专业指导意见。飞手在智能设备上设定各项参数,轻点手指,无人机便按照预设精准路线在空中自如作业,完成喷撒后自动飞回。

相较于传统人工施药,植保无人机优势显著。它用时短、效率高,且不受复杂地面环境过多限制。技术人员通过精准操控,使其作业灵活、定位精准、覆盖全面。

自今年松滋市春耕春管工作启动以来,农业部门共派出171名科技特派员深入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指导,投入350台农用无人机及1000余台(套)其他各类农机具。截至目前,松滋市已耕整田地面积达6.2万亩,植保面积约24万亩。

潜江自动化育秧播种提效益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苏韵喆、通讯员王宇杰)正值再生稻育秧关键时期,潜江市老新镇文安村育秧大棚内,育秧播种机高速运转。工人们借助自动化设备完成摆盘、覆底土、浇水、撒种、盖土、出盘等一系列工序,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流程一气呵成。

“机械化播种结合温室大棚育秧,可提前10多天播种,延长再生稻的生长期,为头茬稻高产和二茬稻萌发创造有利条件,还可以有效防御低温冻害、提升秧苗质量。”种植户蒋代政对自动化设备的优势感受颇深。

今年,蒋代政的育秧大棚每天可完成6000盘秧苗,预计本周内即可完成1600亩再生稻育秧任务,后续还将为周边农户提供5000亩育秧服务,育秧工作预计持续至7月底。

秧好一半稻。为确保育秧质量,潜江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技人员深入育秧大棚,对育秧进度、苗床整地情况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仔细检查,针对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

通过推广先进的再生稻育秧技术,农技人员帮助种植户依据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挑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同时指导他们运用现代化育秧设备,提升效率与质量。

钟祥整建制推进油菜单产提升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郭崇乐、通讯员李璐、欧阳君)春风拂过,钟祥市柴湖镇陈营村油菜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区,580亩油菜花热烈绽放。

“在钟祥市农业部门进行全程技术跟踪指导下,于去年9月底播种,今年首次迎来盛花期。从目前油菜长势情况来看,油菜平均分枝已达10个,油菜

密度约2.8万株,今年产量预计较往常提高10%。”柴湖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邓学洲分享道,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机械调播、统一优化配方施肥、统一飞防“五个统一”的办法来提高播种质量。

钟祥是全国油菜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深入开展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万亩片、千亩方、百亩田”高产示范片30余个,辐射17个乡镇20余万亩,在各地示范推广药剂拌种、合理密植、联合机播、调控抗逆、分段收获等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确保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节本增效5%以上,辐射带动全市油菜增产3%以上,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情调度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钟祥市油菜收获面积65.9万亩,总产11.5万吨。

24小时在线的农艺师

春耕时节,利川市谋道镇上磁村田间地头,村民正忙着铺地膜。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谋道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农艺师——姚银成。

“姚老师手机24小时开机,遇到难题,只要一个电话就会赶来。”种植大户黄祖文赞不绝口。

今年,黄祖文种植蔬菜50余亩,在肥料选择和品种搭配上遇到难题,打完电话后,姚银成上门帮忙选择肥料。

当前正值油菜花病虫害防治和提质增产的关键时期,姚银成争取上级支持,利用无人机免费为村民进行飞防作业,推广“一除多防”技术,有效降低了劳动成本。

近年来,姚银成累计举办农技培训200余场,发放技术手册1.8万份。他成功推动苏马荡建成观光采摘园和绿色种植园,培训民宿管理者数百人,撰写了谋道镇产业总规划及单个项目规划书,促进了全镇现代农业的转型。

“我深知农民的不易,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1989年从恩施农校毕业后,姚银成扎根基层三十六载,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科技服务农民。(记者 万可庆 通讯员 曾芳)

--> 2025-03-22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08818.html 1 科技闹春耕 增收添底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