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万可庆 通讯员 邓红慧
春意盎然,来凤县百福司镇荆竹村主干道两侧,村民共同栽种的玉兰树竞相绽放。“护绿志愿队”成员正为树干挂上认养牌,上面标明认养人姓名和管护承诺。
“以前路边都是杂草,栽了玉兰树后,不少外村人到这里散步。”村民严松忙着给自家认养的玉兰树浇水。
从各扫门前雪到共护一村花,村民观念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起初,部分村民对捐花木、腾土地心存顾虑:“管护费时费力,谁肯干?”
为此,镇村两级召开院坝会,让村民提议种什么、怎么管。“种花树肯定比硬绿化更省钱、环保,可种了之后该怎么办?”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决定党员干部带头捐苗,推行“绿色积分”制度,参与种管可兑换生活用品,将爱绿护绿写入村规民约。
“去年我们种了438株玉兰树,首批试点路段花开成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原本观望的村民纷纷加入。”荆竹村党支部书记田绍双介绍,捐花热潮从村主干道蔓延至房前屋后,许多村民还自发组建护花微信群,分享养护技巧。
从光秃秃的主干道,到如今的“玉兰画廊”,村民和村干部共同出力成为新风尚。
以“玉兰画廊”为样板,百福司镇计划在全镇推进“一村一花·一院一景”行动:拓展绿化空间,鼓励村民在庭院栽种果树、沿河道种植水生植物;完善配套设施,修建赏花步道、增设休憩凉亭,策划“乡村花艺赛”等活动;推广“花木认养责任制”“星级庭院评比”等机制,确保花开有人护、美景能长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