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春雷响,武汉市江夏区安山街道株山村百余亩雷竹林迎来丰收。青褐色雷竹笋经采摘、修剪根部、分拣装袋、冷冻保鲜,发往武汉周边各大生鲜市场及浙江等沿海地区。
“出笋时间从3月底持续到4月中旬,日产量超2000斤,销往浙江的竹笋,一箱16斤,每箱售价400元—500元。”武汉市株山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涂宏亮介绍。
2019年,涂宏亮邀请专家实地考察,发现株山村土壤适宜雷竹生长,且该村毗邻107国道,交通方便。经5年培育,雷竹笋实现量产。
目前,株山村种植雷竹140余亩,采用春笋、冬笋双季产出模式,包含大地笋和覆盖笋两类优质产品。2023年,新建600平方米的仓储厂房,配备100平方米的冷库设施。
“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开发竹笋深加工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涂宏亮规划清晰。(记者 宋柏 通讯员 赵凡 敖珺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