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日

巧设读写之径 让文思如泉涌

——基于统编教材的习作教学实践

襄阳市襄州区张湾街道办事处红星小学 马红娇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常常目睹这样的情景:学生们面对空白的作文本迟迟未能下笔。这种“无米之炊”的困境,单靠教材中有限的习作单元是难以突破的。下面,我将结合统编教材特点,分享几点教学实践心得。

广阅读——

构筑语言积累的“蓄水池”

深耕教材文本,夯实语言基础。统编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心编选的典范之作。以《火烧云》为例,文中对云霞变化的生动描绘,正是学生学习景物描写的绝佳范例。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更要通过反复诵读、精彩段落仿写等方式,让学生内化文本的语言形式。

拓展课外阅读,丰富语言储备。统编教材特别注重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每个单元都设有“快乐读书吧”栏目。我们据此开展“1+X”阅读活动:以教材文本为原点(1),辐射推荐相关主题读物(X)。

善观察——打造素材积累的“万花筒”

培养观察习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留心观察”专题,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支点。我们开发了“观察五步法”:定格画面→捕捉细节→联想比较→情感体验→语言转化。

创新观察形式。我们设计了“三格日记”(所见、所闻、所思)、“季节观察手册”等特色作业,并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资源,开展“看图写话”训练。

重体验——开辟生活积累的“活水源”

活用教材活动建议。统编教材中许多习作主题都源于生活体验,如“那次玩得真高兴”“我有一个想法”等。我们紧扣教材,开展“校园发现周”“家庭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鲜活素材。

创新体验形式。我们开发了“五感体验卡”,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如写“美食”主题时,先开展“盲品猜物”游戏,再完成习作,学生的描写因此更加生动具体。

勤练笔——搭建能力提升的“脚手架”

随文微写作。我们紧扣教材设计多样的练笔形式:如学习《荷花》后,仿写排比句式;将《司马光》改写成剧本形式等等。

创意写作工坊。借鉴教材中的习作例文,我们开设了“童话创编”“科普小达人”等主题工坊。如学习《一支铅笔的梦想》后,开展“文具总动员”故事接龙活动。

优评价——构建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过程性评价。建立“习作成长档案”,记录学生从素材收集到成文的全过程。如《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单元,收录学生的观察笔记、初稿、修改稿等。

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三星评价法”(基础星、创意星、进步星),并定期举办“佳作发布会”,让学生体验写作成就感。

结语

统编教材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语言表达。作为教师,我们要善用教材资源,通过阅读积累、观察指导、活动体验、练笔实践、科学评价等多维路径,帮助学生实现“我手写我心”的自由表达。

--> 2025-04-12 ——基于统编教材的习作教学实践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11269.html 1 巧设读写之径 让文思如泉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