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臂一起一落,秧苗就按照“33厘米宽行、17厘米窄行”的间距插下,肥料也同步施入。仅一个半小时,一台搭载侧深施肥装备的无人驾驶宽窄行水稻插秧机,便完成了12亩水田插秧。
4月16日,沙洋县宽窄行水稻插秧暨侧深施肥对比试验示范现场会在毛李镇双店村举行,现场挤满了观摩的种粮大户和农技人员。
“宽窄行插秧亩增产10%~30%,侧深施肥节省化肥用量10%~20%,还可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田埂上,沙洋县农机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杨华举着记录本,算了笔“丰收账”。区别于传统插秧过分依靠经验,现代农机借助北斗导航,将插秧误差牢牢缩小至2厘米内。“坐在驾驶室里轻轻一按,就把田种了。”
宽窄之间,净是学问。江西中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飞超一一道来:每亩能多插3000株秧苗,宽行便于后期开展田间管理工作,窄行密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配上侧深施肥技术,肥料直接送到秧苗根部3厘米~5厘米处,就好比给庄稼“精准喂饭”,既节省肥料,又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去年我用了这套技术,再生稻第二季亩产多收了100多斤!”毛李镇村民万云东的“现身说法”,让不少农户赶忙掏出手机,拍照记录下这些关键的技术要点。
万云东打算今年100亩地全改用这套技术。“往年撒肥满田跑,肥料随水漂。现在机器‘靶向施肥’,田里不长草,秧苗后劲足。”
杨华介绍,2025年,全县计划推广宽窄行水稻插秧机300台,建设侧深施肥示范田2000亩。(记者 郭崇乐 通讯员 王紫优 胡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