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南林桥镇塘角小学的教室里,52岁的朱元正在讲授数学公益课,2483人同步在抖音平台在线收看。
去年秋天,这个在县城小学执教28年、带出全镇统考第一名的名师做出决定——报名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援教计划,回到老家南林桥镇的塘角小学,给65个山里娃当老师。
援教的日子里,朱元身兼六年级数学教师、班主任和四年级数学教师三职。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占80%。朱元独创“午间加油站”,每天中午,四年级教室准时响起沙沙的演算声。他自费印制学习资料,用“数形结合”“化繁为简”等思维方法帮孩子们攻克应用题难关。
年轻教师程炬亲眼见证:课间追着朱元提问的孩子围成了圈,原本数学平均分不及格的班级3个月后成绩跃升。
“朱老师的课堂会变魔术。”六年级学生陈杰曾经“满身是刺”。发现其酷爱篮球后,朱元连续1个月利用课外时间手把手指导他三步上篮,用篮球轨迹讲解抛物线原理。现在的陈杰不仅数学成绩提升20多分,还成了班级值日标兵。
夕阳西下时,总能看到朱元骑着摩托车家访的身影:他给家长残疾的学生徐铭娇当过“临时爸爸”,带着她翻山看病;为留守儿童朱紫萱当过“生日爷爷”,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三层蛋糕。
“我的数学课要解两个方程式:黑板上的数学题,山里娃的人生题。”2023年至今,这位临近退休的老教师在抖音开设“公益数学(小学)”账号。46期精心制作的视频课程中,他用竹竿演示测量原理、用山间野果讲解分数概念,只为让更多的山里孩子补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科的差距。
“当年走出大山的孩子,该回来报恩了。”朱元的衣服口袋里总揣着两样东西:县城家里的钥匙和一张泛黄的小学毕业照——那是他作为山里娃的起点,现在成了育人之路的终点。(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徐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