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雷楠 通讯员 郭军 锦华 彭峰
竹溪县县河镇富溪村漆树基地,26岁的方一民正穿梭林间,检查漆树长势。
2022年,方一民返乡成立湖北富溪国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面对初期产业单一的困境,他创新采用“以短养长”模式,在林下套种射干、麦冬、芍药等中药材1000亩,养殖跑山鸡超过万只,建设生态牛棚养殖黄牛40头,并种植了500多亩土豆、白菜、辣椒等高山蔬菜。2024年,实现林下经济收入270万元。
在“主业”生漆深加工领域,方一民积极学习技术、升级设备,开发出绘画涂抹漆及高端推光漆等产品,售价80元至500元不等,年产值突破100万元。
“基地几乎天天有活干,偶尔加班还有额外收入,去年我光存入银行的钱就有3万元。”富溪村村民方敦国感慨。如今,基地带动周边3个村、120名村民务工增收,更吸引3名重庆青年入驻发展漆艺文创。
近年来,县河镇立足生态禀赋,聚焦漆树经济、生态养殖、农旅融合,推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产业兴旺的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
六合村富尔山深处,27口生态甲鱼塘镶嵌林间。养殖大户柯昌松坚持“自然共生”,模拟野外生长环境,引用无污染山泉活水,混养山下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小鱼苗作为天然饵料。
“我去年拿了一口10亩的小水塘,试验性地出售商品甲鱼,按批发价80元一斤全部出售,卖出300余万元。”柯昌松激动不已,以此推算,27口水塘投放了甲鱼苗40万只,预计产值1亿元左右。
大路沟村锣鼓洞战斗遗址旁,520亩生态茶园绿意盎然,园内套种的桃、李、红叶石楠、紫薇等景观树点缀其间。
2018年,童德国、童新华父子返乡创业,成立竹溪县阳坡寨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依托锣鼓洞战斗遗址,公司投资1.2亿元打造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培训研学、婚庆文演等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并配套建设旅游接待中心、景观茶园和红色教育基地。
“去年我们为务工村民发放了150万元工资。武陵不夜城热度居高不下,来锣鼓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马湾游客中心的游客也明显增多,今年的用工量也将攀升。”童德国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