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郭崇乐 通讯员 唐翔 肖朕天
夏日的京山农场绿意葱茏,游客策马掠过青草地,孩童踮脚给奶牛挤奶,森林树屋的露台上飘来阵阵茶香。
“‘五一’期间,农场接待游客1.4万人次,农产品销售额破百万元。”杨集镇党委书记刘正柱难掩欣喜,“京山农场2022年落地杨集,对整个镇的发展意义非凡。”
杨集镇地处丘陵腹地,山林面积45万亩,耕地面积仅3万亩。长期以来,这里以传统农业为主导,农户分散经营,农产品种养殖规模小、附加值低,单一的产业结构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转型发展面临重重挑战。
2016年,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带队考察,次年敲定建设方案,先后投资5亿元,历经5年建成京山农场。
“农场占地2600亩,每一株花草、每一处景色都见证着这里从无到有的蜕变。”王国福在杨集镇双墩村当了20余年村支书,对京山农场的感激溢于言表。“农场建成后,村里100多户村民,每年增收2万余元,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
京山农场构建起的“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为游客打造出层次丰富的立体游玩体系。纵马驰骋、越野探险,体验采摘乐趣、观看萌宠表演;火锅烧烤品茶饮酒一应俱全;森林树屋、谷庄酒店、百年老屋三种主题住宿,让游客推窗见景、枕星而眠。
平常时节,日均有500至800人来农场游玩,旺季高达2000至3000人次。目前已累计吸引游客35万余人次,推动周边文旅收入近6000万元。
良好的效益催生出大量就业岗位。农场负责人赵欣介绍,目前有180余名长期职工、每月约200名短期务工人员,基本实现本地就业。长期职工月均收入6800元,短期务工人员收入3800元。
“以前在城里端盘子,现在守着家门当‘风景服务员’,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人,我很满足。”在农场担任行李员的唐梦乔,短短3个月就适应了新岗位,话语间满是幸福。
忙完手头上花草绿化工作的村民汪正兰,步行回到不远处的自家别墅。在双墩村,像汪正兰这样因京山农场建设,得以搬迁住进140平方米别墅的村民,共有24户。
“以前住破旧砖房,没工作没收入。现在住别墅,在农场务工。”提起这几年的变化,汪正兰藏不住的笑意,“农场发展得好,女儿也回来工作,日子越过越滋润。”
今年4月,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首批100个优秀案例发布,湖北省仅3个项目入选,泰康·京山农场凭借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成功上榜。
“借助京山农场示范效应和旺盛人气,眼下我们正重点建设古八景旅游环线,串点成链激活全域旅游资源。”刘正柱介绍,过去游客多将农场作为一日游目的地,停留时间短、消费场景单一。如今通过整合周边景点,深度挖掘各村景观资源,构建“农场核心+环线辐射”的旅游格局,着力打造杨集和美乡村旅游线路,进一步释放“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