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周莹、通讯员谢毅、萧涢)5月14日,全省农机化工作推进会暨“三夏”农机作业现场培训活动在枣阳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三夏”期间,湖北将组织70多万台(套)农机投入生产,全力保障我省夏粮夏油丰收到手。
现场,举行2025年湖北省农机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开展购机补贴、“两新”政策和“三夏”农机用油保障服务宣传。
今年,我省扩大农机补贴范围,将油菜割晒机等7类新型机具纳入补贴目录;加大农机报废更新力度,将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插秧机、粮食烘干机等9类粮油机具纳入报废范围,加快老旧农机淘汰,预计报废机具超4万台(套)。同时,对水稻集中育秧、水稻机插秧、油菜分段收获等促进粮油单产提升的关键环节实施作业补贴,全方位提升主要粮油作物机收质量,力争全省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的平均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1.7%、3.1%、3.8%以内,油菜平均机收损失率同比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跨区作业农机手是“三夏”作业的重要力量。作为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之一,襄阳小麦种植面积536万亩,今年预计有20多万台(套)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农机集中投入“三夏”生产。为确保小麦颗粒归仓,襄阳市设置22个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推出“全域开放”服务模式,将政府机关变成“补给驿站”,为外地机手打造温馨舒适的“麦客之家”。
“今年,我省在各夏粮夏油主产区开辟农机加油绿色通道,实行‘三优一免’用油保障,农机手在相应的农用柴油供应站加油最高可优惠11%。”省农业发展中心农机作业服务处处长陶保平介绍,“三夏”期间,农业农村部门将联合交通、气象、应急等部门成立专班,统筹开展农机作业形势会商、供需对接、应急情况处置等工作,做好农机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全省农机作业服务队和应急作业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机技术指导、农机作业安全宣传培训,全力以赴抓好“三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