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市承天小学教师 王松
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创作了《春夜喜雨》这首古诗。古诗内有千古名句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学生在背诵“红湿处”与“花重”等两个词语的意思时总是记不住,甚至出现弄混的情况。
对此,我感到很困惑。第二天上午,大雨悄然而至,待雨稍微小些之后,我带着学生去观赏校园里的蔷薇花。来到花坛边,学生列队站好,我冒着小雨来到蔷薇花边,指着蔷薇花对学生说:“这些蔷薇花被雨打湿了,这就是红湿处。‘红湿处’即被雨打湿的花丛。”接着,我对学生说:“你们看,这些蔷薇花上面是不是有很多雨水啊,这些花饱含了雨水是不是显得很沉重啊?‘花重’即花因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我边说,边组织学生凑近赏花,并用手触碰花,同时要求他们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学生们兴致盎然,纷纷积极参与其中,瞬间理解了两个词语的意思,非常开心。
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学习语文不能太机械,一定要将学习课本内容与观察生活结合起来,形成大语文观。
我进而告诉学生,诗人杜甫之所以能够创作千古名句,与他认真观察人事物景密不可分。要想创作佳作,一定要像诗人杜甫一样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并及时记录下来。
当天,我为学生布置了一篇观察作文,命题为《雨中的蔷薇》。学生们思考片刻之后,欣然动笔书写,一篇篇内容鲜活的文章在40分钟之内完成。我随后组织学生自由组合修改文章,并安排学生借助电子白板声情并茂地分享自己所写的文章。学生的文章从听觉、视觉、触觉及感受等方面铺展开来,并运用了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非常精彩,让人如临其境!
这次的即兴作文教学令人顿悟: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古诗名句这一重要的“微点”资源,探索“微点作文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将古诗中的名句与对应的生活场景对接起来,在深入观察、理解其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现实场景记录下来,再通过修改、分享、点评等方式,帮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获得成功体验,丰富写作实践,提升写作能力,培养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