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茅箭区致远学校四(1)班 黄迦胤 指导老师 王丽娟
微风轻拂,樱花在枝头轻晃,鸟儿在山林欢唱。我和同学们趴在林间石桌上,准备开启一场非遗螺钿手作之旅。
老师讲完制作方法、分发材料后,制作环节终于到来。我挑了个在阳光下闪着微光的荷花发簪底胚,满心欢喜。接着,把发簪放好,将螺片倒入颜料盘,薄薄的螺片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我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螺片往底胚上粘,可意外不期而至。镊子粘了好多胶水,新螺片粘不上去,之前粘好的还掉了。胶水像调皮鬼,赖在镊子上不走。不过,这点小插曲难不倒我,我用手弄掉胶水,继续制作。一小时后,螺片全部贴好,再涂上亮光油,在阳光下晒干,一支造型精致、色彩斑斓的发簪就诞生了。这是独一无二的作品,我迫不及待想送给妈妈。
做完发簪,老师讲了非遗螺钿的故事。原来,它起源于商朝,唐宋时已广泛流传,一直延续至今。
这次活动,我不仅体验了螺钿制作,还领略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古人的智慧。